摘要:1986 年,央视版《西游记》横空出世,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剧组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为了拍摄出逼真的场景,剧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寻找与书中描述相符的地方。
1986 年,央视版《西游记》横空出世,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剧组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为了拍摄出逼真的场景,剧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寻找与书中描述相符的地方。
其中,“偷吃人参果” 这一集的拍摄地点,就选在了四川青城山的天师洞道观。
青城山天师洞:五庄观的现实映照
青城山,素有 “青城天下幽” 的美誉,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宛如人间仙境。天师洞作为青城山的著名道观,历史悠久,建筑古朴典雅,充满了神秘的道家氛围。当《西游记》剧组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就被其独特的气质所吸引,认定这里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 “五庄观”。
剧组与道观方面进行了沟通,表达了想要在此拍摄的意愿。然而,道观的道长们却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意外的冷淡态度。在他们看来,电视剧这种新兴事物,与他们清修的生活格格不入,而且担心拍摄会对道观的宁静和日常秩序造成干扰。
剧组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多次上门拜访,诚恳地向道长们解释拍摄《西游记》的意义和价值,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经过一番努力,道观方面终于勉强同意了拍摄请求,但提出了诸多限制条件。例如,拍摄时间不能太长,不能破坏道观的一草一木,不能影响道士们的正常修行等。尽管条件苛刻,剧组还是欣然接受,毕竟能够在如此契合的地方拍摄,对他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拍摄期间,剧组严格遵守与道观的约定,小心翼翼地布置场景,尽量减少对道观的影响。演员们也都非常配合,在拍摄之余,他们会静静地在道观中参观,感受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而,道观的道士们对剧组人员依然十分冷淡,除了必要的交流,几乎不会主动与他们多说一句话。这种冷淡的氛围,让剧组人员在拍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丝压抑。
拍摄趣事与艰辛
在天师洞道观拍摄 “偷吃人参果” 这一集时,剧组遇到了不少困难和趣事。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如何还原书中的人参果树。原著中对人参果树的描述非常神奇,“那棵树高千丈,叶密千层,却是一棵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为了打造出这样一棵神奇的果树,剧组的道具师们绞尽脑汁。他们用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出了人参果的模型,然后再通过巧妙的布置和灯光效果,让它看起来栩栩如生。
拍摄孙悟空等人偷吃人参果的场景时,演员们也闹出了不少笑话。由于人参果的模型是用泡沫等轻质材料制作的,咬起来没有什么质感,演员们为了表现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需要花费不少心思。
尤其是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为了将猪八戒贪吃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在拍摄时故意做出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现场的工作人员忍俊不禁。
除了这些趣事,拍摄过程中也充满了艰辛。当时的拍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很多镜头都需要反复拍摄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青城山的气候多变,经常会突然下雨或者起雾,这给拍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剧组人员只能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调整拍摄计划,有时候为了等一个合适的天气,他们需要在道观中等待好几天。
吴承恩贬低了道家吗?
《西游记》作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巨著,其对佛道两家的描写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在 “偷吃人参果” 这一章节中,也涉及到了道家的相关内容,有人认为吴承恩在书中对道家存在贬低的倾向,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故事的情节来看,孙悟空等人偷吃人参果后,与镇元大仙发生了冲突,孙悟空一气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这一情节似乎给人一种道家的宝物被破坏,道家人物的尊严受到挑战的感觉。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从表面来理解这一情节。
在《西游记》的整体架构中,佛道两家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但更多的是相互融合和互补。吴承恩通过这样的情节设置,更多的是为了展现孙悟空等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取经路上所面临的挑战,而并非是对道家的贬低。
从道家人物的形象塑造来看,镇元大仙在书中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他被称为 “地仙之祖”,拥有强大的法力和高尚的品德。他与孙悟空等人的冲突,最终也以和解收场,并且还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这说明吴承恩对镇元大仙这样的道家人物是充满敬意的,并没有刻意去贬低他们。
再从《西游记》的创作背景来看,明朝时期,佛道儒三家思想相互交融,共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受到了当时社会思想氛围的影响,他的目的并不是要贬低某一家思想,而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认为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贬低了道家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佛道儒三家思想融入到了作品中,展现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
经典的诞生与传承
尽管在拍摄 “偷吃人参果” 这一集时,剧组遇到了来自道观方面的冷淡以及各种拍摄困难,但他们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顽强的毅力,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拍摄任务。当这一集播出后,立刻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反响。
青城山天师洞道观那古朴典雅的建筑、神秘的氛围,与剧中的情节完美融合,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央视版《西游记》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这部电视剧,无数观众对《西游记》这部文学名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佛道儒三家思想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成为了一座桥梁,连接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之间的沟通渠道。
如今,距离《西游记》首播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时间,但它的魅力依然不减。每到寒暑假,各大电视台依然会重播这部经典之作,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在它的陪伴下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而 “偷吃人参果” 这一集,作为《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也将永远被人们铭记,成为中国影视史上的璀璨明珠。它背后的故事,无论是剧组拍摄的艰辛,还是关于吴承恩对道家态度的探讨,都为这部经典之作增添了更多的传奇色彩。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