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在主播夸张的面部表情上,那扭曲的嘴角不住开合:"三——二——一!上链接!"屏幕前的观众仿佛接到了神谕,纷纷扑向那个虚幻的"购买"按钮。
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在主播夸张的面部表情上,那扭曲的嘴角不住开合:"三——二——一!上链接!"屏幕前的观众仿佛接到了神谕,纷纷扑向那个虚幻的"购买"按钮。
这便是一场现代的狂欢节。
直播带货确乎成了我们时代的奇观。那些面目姣好的青年,站在人造的春光里,以近乎痉挛的热情,推销着一切可售卖的物件。他们不是商人,反倒更像是演员;他们的货品不是货品,却是剧本中的道具。观众亦非顾客,而是被这表演俘虏的信徒。
我曾观察过一位"带货女王"的直播。她穿着粉色的衣裳,头上戴着兔耳朵,在镜头前蹦蹦跳跳,说着什么"家人们"、"宝宝们"。分明是个成年人,却偏要做出孩子的姿态;分明是场商业交易,却非要伪装成家庭聚会。她的货品也怪——一种据说能"排毒"的果汁,价格不菲。粉丝们却趋之若鹜,仿佛这真是什么仙家玉露。
这样的场景日日上演,观众明知套路,却仍甘之如饴。他们买的不是商品,而是购买时那一刻的满足,是参与这场集体仪式的快感。那些被夸大的功效,被抬高的原价,被刻意营造的稀缺,不过是表演的组成部分。
更可笑的是直播间的"氛围组"——假装抢购的"托儿",在屏幕上不断飘过的虚假好评,以及那些机器生成的"XXX抢购成功"的提示。整个排场就像一个精心编织的梦境,人们却自愿沉溺其中。
消费主义终是将一切变成了可以标价贩卖的表演。而观看者浑然不觉,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则被占了灵魂。
直播结束,人们散去,留下的只有空荡的包装和莫名的虚无。
来源:小牛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