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镜中倒影突然诡笑,荧绿色的梨子滚落脚边;无头尸体自行接上头颅,脖颈处血痕未干却已起身行走……2025年4月,空降开播的《无忧渡》用一幕幕“中式恐怖”名场面,让观众体验了一把“从指缝追剧”的刺激。上线三天,爱奇艺热度破9000,豆瓣开分8.3,网友直呼:“
深夜,镜中倒影突然诡笑,荧绿色的梨子滚落脚边;无头尸体自行接上头颅,脖颈处血痕未干却已起身行走……2025年4月,空降开播的《无忧渡》用一幕幕“中式恐怖”名场面,让观众体验了一把“从指缝追剧”的刺激。上线三天,爱奇艺热度破9000,豆瓣开分8.3,网友直呼:“等了三年,终于有部剧拍出《聊斋》的魂了!”
这部由《仙剑》导演林玉芬操刀、任嘉伦宋祖儿主演的单元剧,没有仙侠剧的十里桃花,却以诡谲妖异的故事和入骨的人性剖析,撕开了国产志怪剧的新篇章。当“容貌焦虑”被镜妖具象化为催命符,当“永生执念”化作猫妖的换头术,我们终于明白:最可怕的从来不是妖,而是人心深处的那点贪与痴。
一、聊斋味的“三重暴击”:诡谲、留白与人性深渊
《无忧渡》的“聊斋味”,首先来自对中式恐怖美学的精准拿捏。剧中妖物从不张牙舞爪,而是藏在生活缝隙中伺机而动——
镜妖索命:少女为永葆青春与镜妖交易,每吃一颗碧玉梨便年轻一岁,代价却是生命加速流逝。当她吞下第七颗梨时,镜中倒影突然裂嘴狞笑,荧绿汁液从梨身渗出,弹幕瞬间被“不敢照镜子了”刷屏;
猫妖换头:无头尸体自行接上头颅的镜头,没有血浆喷射的视觉冲击,反而用脖颈处细微的血肉蠕动声,让人毛骨悚然;
山妖送嫁:密林中身高三米的山妖身披红纱,捧酒坛逼人饮下“延寿酒”,荒诞仪式竟比人间婚礼更显神性,弹幕调侃:“这喜酒不喝可能会死,喝了肯定做噩梦”。
更绝的是“以实写虚”的叙事手法。剧中广平城参考敦煌壁画搭建,砖瓦纹路、灯笼木纹皆复刻唐宋风韵。当妖异事件发生在这样真实的市井中,恐惧感直击灵魂——毕竟谁家没有一面镜子、一把剪刀?
二、妖非妖,人非人:照见当代焦虑的“志怪寓言”
若只是猎奇,《无忧渡》顶多是部合格恐怖片。但它真正封神之处,在于用妖事写人事,把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塞进志怪外壳:
容貌焦虑现形记:舞姬季离因衰老遭人践踏,与镜妖签订“青春契约”,最终被欲望反噬。弹幕破防:“这不就是打玻尿酸上瘾的我?”;
空心人自救指南:傀儡生出人心后,反而因感知痛苦而崩溃。编剧借此质问:当社畜习惯麻木,找回感知力究竟是祝福还是诅咒?;
大数据时代的隐喻:口技伶人靠“窃声”获得流量,像极了短视频博主抄袭成瘾的现状。
这些故事没有简单批判“妖害人”,反而赋予妖物深情——镜妖囚禁季离,只因妄想与她永世相伴;山妖逼人喝酒,实为守护族群延续的执念。正如编剧魏风华所言:“妖是放大人性某一面的镜子”。
三、细节控狂喜:一座城与五把剑的东方美学
《无忧渡》的匠心藏在每一帧画面里:
广平城:剧组耗时半年搭建,砖瓦颜色取自《千里江山图》,雨天青石板反光的质感,让网友误以为是实景拍摄;
捉妖师的剑匣:五把剑对应五行,拔金剑会饿,挥木剑必困,这种“超能力有代价”的设定,让神仙也有了人情味;
服饰暗语:女主衣衫用草木染工艺制成,颜色随剧情由浅黄渐变为墨绿,隐喻她从天真少女成长为鉴妖师。
甚至连“妖”的设计都充满文化梗:人面鸮的造型融合《山海经》记载与汉代浮雕,镜妖的裂镜特效参考传统皮影戏,弹幕直呼:“这才叫文化自信!”
四、逆袭背后:雪藏三年与“三无”奇迹
《无忧渡》的走红堪称影视圈“爽文”:因主演税务风波雪藏三年,空降开播零宣发,却靠自来水安利杀出血路。观众用二创视频、单元剧解析接力打call,甚至惊动官媒下场点赞:“让空心剧看看什么叫中国式想象力”。
导演林玉芬透露,为还原“妖气”,剧组要求演员提前半年学习古典舞、民间戏曲。任嘉伦为演好捉妖师的疲态,连续熬夜研读《子不语》,黑眼圈都不用化妆。这种“笨功夫”,恰是流水线古偶最缺的诚意。
当我们在《无忧渡》里找聊斋,到底在找什么?
找的是蒲松龄笔下的市井奇谈,是藏在妖异故事里的人性微光,更是被仙侠剧“塑料特效”伤透后,对中式美学的一次深情回望。当观众为镜中妖落泪,为傀儡心碎时,《无忧渡》早已超越一部剧的意义——它让我们相信,国产剧的“妖”可以不止于情爱,还能照见每个普通人的怕与爱。
正如网友热评:“以前觉得聊斋过时了,现在才懂,是我们拍得太潦草。”
来源:小V追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