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经典且好看,但可惜只是部电影,由于有时长限制,导致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妻妾成群》中的很多细节都没有呈现。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经典且好看,但可惜只是部电影,由于有时长限制,导致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妻妾成群》中的很多细节都没有呈现。
就比如三太太梅珊,在电影里,她是个配角,细分不多,张艺谋把大部分镜头都给了巩俐。
而在原著中,三太太是陈府的女人中最张扬潇洒的一个。
在陈府,其他女人都为了生存而想尽办法去讨好老爷,然而梅珊却直言不讳地说:
“他只要超过五天不上我那里,我就找个伴。我没法过活寡日子。他在我那儿最辛苦,对我又怕又恨又想要,我可不怕他。”
这句话表面上看梅珊是一个轻浮且欲望极强的女性,但实际她追求自由,男女平等,且没有因为自己是姨太太就看轻自己,在她眼里,陈老爷只不过是她的床板,不需要刻意讨好,如果他不能满足自己,我就去找别人,并且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这一点其实跟《红楼梦》中的晴雯非常相似。
梅珊从不惧怕陈佐千,就和晴雯从不害怕宝玉一样。但可惜的时候陈佐千不是宝玉,他只贪图梅珊的美貌,却无法真正的关注梅珊的内心。
当陈老爷身体尚健之时,梅珊便大胆邀约年轻医生到府中打麻将,暗地里在桌下与他眉目传情、手脚交缠。待陈佐千身体每况愈下,她更是肆无忌惮地与医生外出约会,毫不掩饰。
在与其他女人相处时,梅珊也从不畏惧。她曾在四太太颂莲新婚之夜,公然将陈佐千从颂莲身边夺走;又因与二太太卓云有隙,不惜雇人对卓云的女儿大打出手。面对大太太毓如这样与世无争之人,梅珊亦是态度强硬,毫不示弱。
可是“风流灵巧惹人怨”,梅珊虽然和晴雯一样有着极强的个性和顶级的美貌,但终究架不住时代的局限。
最后她因偷情被二太太卓云当场捉奸,最终被陈佐千派人投入井中,香消玉殒。
梅珊的死,与她独特的个性密切相关。
她本是戏子出身,受过文艺熏陶,自我意识远比其他女人强烈。
她渴望追求自我欲望的满足,注定不会甘心在陈府过那种虽衣食无忧却精神匮乏的生活。
一、梅珊的魅力
梅珊的美貌,早已远近闻名。四太太颂莲初入府时,还未与梅珊谋面,便已听闻她有倾国倾城之姿。
待真正见到梅珊后,颂莲不禁对二太太卓云感叹道:“梅珊是有点怪,可她长得真好看。”
要知道,女人之间相互评价时往往更为挑剔,而颂莲能对梅珊给出如此高的赞誉,足以证明梅珊的美貌确实不同凡响。但梅珊的迷人之处绝非仅靠容貌。
在颂莲新婚之夜,梅珊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将陈佐千唤去。次日清晨,陈佐千从梅珊处返回,颂莲急忙上前询问梅珊的状况。陈佐千只是尴尬地摆摆手,一脸疲惫,连话都懒得说,只是无力地捏了捏颂莲的手。
这足以说明,梅珊根本没病,她不过是借机夺宠罢了。陈佐千在她那里被折腾得筋疲力尽,而捏颂莲的手,不过是想安抚她的情绪。
梅珊对颂莲说:
“他只要超过五天不上我那里,我就找个伴。”
这表明她欲望强烈。
陈佐千听了她的话后,仍然不断去找她,足以证明她在侍奉男人方面确实有一套。
此外,梅珊还为陈佐千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陈家的次子,这使得她在陈府的地位愈发稳固。
作为陈府的妾室,梅珊精准地抓住了这一角色的关键,满足了陈佐千的核心需求。这便是她能够活得潇洒自在的凭借。
二、梅珊的空虚
尽管梅珊是陈府中备受宠爱的妾室之一,但她也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若陈佐千五天不来她这儿,她就想要找人陪伴,她实在无法忍受守活寡的日子。
陈佐千再富有,也不过是个50岁的老男人,油腻且好色,又有哪个年轻女子会真心喜欢他呢?
梅珊曾在颂莲面前多次流露出对陈佐千的轻蔑。比如在打麻将时,她拉着颂莲离开,说道:
“你这里有什么呀?好像守着个大金库不肯挪一步,不过就是个干瘪老头罢了。”
“你今天就算给卓云做好事吧,这一阵她闷死了,把老头儿借她一夜,你输的钱让她掏给你。”
从情感层面来看,梅珊对陈佐千并无好感,她并不愿意侍奉他。然而,她别无选择,就像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上班的普通上班族一样,她既然踏入了陈府,便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为了消磨陈府那单调乏味、压抑孤独的时光,梅珊一方面通过唱戏来取乐,另一方面沉迷于打麻将。
在一次与颂莲打麻将时,颂莲敏锐地察觉到梅珊与医生之间的暧昧眼神,以及桌下紧紧缠绕又迅速分开的四条腿。
这表明梅珊与医生早已暗中勾连。那位医生不仅治疗了梅珊身体上的不适,还治愈了她内心的寂寞。
不过,在当时,梅珊与医生的交往还处于偷偷摸摸的状态。有一次,颂莲说道:
“让我陪你有什么趣呢,你去找陈佐千陪你,他要是没功夫你就找那个医生嘛。”
梅珊挂了脸子说说:“这可不是玩笑话,你要是跟别人胡说我就把你的嘴撕烂了。”
在陈府的后花园深处,有一口荒废已久的枯井,梅珊知晓其中隐藏的秘密,她对颂莲轻声说道:
“你又没偷男人,怕什么,偷男人的都死在这井里,陈家好几代了都是这样。”
显然,她早已预感到自己偷情的结局。她并非不畏惧死亡,只是她无法忍受孤独,渴望寻找一份情感的慰藉,让这黯淡无光的人生不至于如此漫长且难熬。
三、梅珊价值的消逝
梅珊命运的转折点,是陈佐千身体每况愈下。
包括梅珊在内的其他几位太太,都不愿再以那种非正常的方式侍奉他,唯有卓云还能无底线地讨好他。
梅珊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知,她清楚自己对陈佐千已不再具有利用价值。
原著中,她死前唱的最后一出戏是《杜十娘》,其中有一句唱词:
“杜十娘啊拼一个香消玉殒,纵要死也死一个朗朗清清。”
彼时,梅珊妆容惨淡,宛如幽魂,歌声更是哀怨凄切。
颂莲见状,劝她不要再唱,直言这歌声听得令人心生悲悯,梅珊却回应道:
“我离开戏班子前演的最后一个戏就是这个。杜十娘要寻死了,唱得当然心酸。”
颂莲说什么时候教我唱唱这一段,梅珊又说:“你也想寻死吗?你什么时候想寻死我就教你。”
梅珊是个孤儿,连自己的家乡都无从知晓。为了生存,她从小在戏班里长大,练就了一身唱念做打的技艺,最终成为了一位当红花旦。
然而,日复一日的戏班生活,让她身心俱疲。她不仅要忍受老板的剥削,还要面对观众的挑剔与刁难。
直到她遇到了陈佐千,一个当地有权有势且富有之人,同时也是她的戏迷。于是,一个看中财富,一个贪图美色,她成了他的三姨太太。
在她看来,陈府里衣食无忧的生活,远比在戏台上卖唱讨生活要好得多。但与此同时,她也失去了舞台、观众,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作为一个曾经拥有独立与自由的人,梅珊比其他女人更能感受到这所大宅院里的压抑与痛苦。可惜的是,她在这里已经结婚生子,再也无法回到戏班了。
她唯一的出路似乎是像大太太毓如那样,清心寡欲,把孩子抚养成人,或许还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但她又无法忍受长期无爱无性的孤独寂寞……
在演唱《杜十娘》时,梅珊或许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所以她才会对颂莲说出“你也想寻死吗?”这样的话。
梅珊生命中最灿烂的一天,也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天。她从北厢房走出,身着黑貂皮大衣,仪态万方地走过雪地,她的美貌仿佛让空气都为之失色。
颂莲劝她,这么大的雪,不要出去。梅珊却轻轻拍了拍窗子,说道:
“雪大怕什么?只要能快活,下刀子我也要出门。”
梅珊轻摆着腰肢,带着娇媚的笑容走出门去,却被人揪着头发、双目圆睁地拖了回来。
陈佐千得知此事后,竟毫无惊讶之色,原著中这样写道:
“他的脸比预想的要平静得多,颂莲甚至感觉到他的表现里有一种真实的轻松。”
陈佐千之所以会觉得轻松,主要是因为他终于找到机会除掉梅珊。这位三姨太屡次僭越他作为家主的威仪,早令他如鲠在喉。如今她既失了床笫间的利用价值,又不再曲意逢迎,这般桀骜不驯的棋子,留在棋盘上岂非碍眼?
梅珊这一生恰似烈火烹油,将"本真"二字活得酣畅淋漓。她以恣意之姿游走于礼教藩篱之外,在庭院深深中绽放出惊心动魄的华彩。
世人或叹她红颜薄命,暗责其锋芒毕露的性情。可当大太太在佛堂枯坐成槁木,二太太在牌局中消磨成傀儡,四太太在算计里扭曲成藤蔓,唯有梅珊将生命谱成了跌宕的乐章。
这世间总有人为求苟安甘作蝼蚁,亦有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前者在妥协中蜷缩成灰扑扑的影子,后者在抗争里燃烧成绚烂的流火。两种活法本无高下之分,唯愿每个灵魂都能在落幕时分,坦然面对镜中那个或完整或破碎的自己。
来源:阿宝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