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8年春,沈从文深情地给家乡在乡军人写了一封信——《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在信里,他疾呼:“如今最残暴最丑恶的莫过敌寇,最需要帮助的莫过我们苦难的国家!”他鼓励湘西人为国出征,他深知“同乡的性情,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不畏强暴,仗义而能济人之急,
1938年春,沈从文深情地给家乡在乡军人写了一封信——《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在信里,他疾呼:“如今最残暴最丑恶的莫过敌寇,最需要帮助的莫过我们苦难的国家!”他鼓励湘西人为国出征,他深知“同乡的性情,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不畏强暴,仗义而能济人之急,具英雄本色,且以得人敬重为荣”。
无数的湘西青年,在使命感召之下,毅然踏上征途。湘西男儿的血性背后,是湘西少女无尽的等待。多年之后,这封信演绎成5D沉浸式的德夯幻境。新媒体艺术、光影,让“时空穿越”成为现实。“穿越”,是为了记住历史。所以,去一趟湘西吧,到“德夯幻境”里去,你才能真正了解湘西,它的浪漫,它的血性。
穿越回1938年
夜幕降临,德夯苗寨的时空便开始转换。亿万年玄武岩山崖是天幕,传统苗寨楼体就是舞台。酒坊的木门打开,空气裹挟着桐油与苞谷酒的醇厚扑面而来,时间穿越回1938年。
彼时的湘西,虽处战乱的年代,但也像一方世外桃源。下酒菜上了桌,店小二给你倒上一大碗苞谷烧,老板热情劝酒、敬酒,频频举杯间,游客们完全置身另一个时空的湘西。恍惚间,不觉已成剧中人。
“号外、号外!”卖报的孩子带来的消息打破了酒坊推杯换盏的热烈,也打破了湘西的平静。山河破碎,日寇猖獗。酒坊的人们激奋起来,湘西少年石头,毅然决定奔赴战场。
喝完一碗饯行酒,石头,决绝转身。
如果说酒坊是湘西人的热血,那么,火塘就是湘西人的柔情与浪漫。
推开另一扇木门,是阿娅家的火塘。阿娅,是石头青梅竹马的恋人,他们即将成婚,而石头,即将离去。游客们围坐火塘,阿娅的家人热情招待。石头在火塘边与阿娅告别,阿娅泪流满面,却毅然决然选择穿上嫁衣——哪怕她知道面对的,是无尽的相思,是无尽的等待。这是湘西女人的血性。
婚礼隆重,水月幻境环形大剧场,“水中圆月”缓缓爬至山壁,玄武岩山崖的天幕上形成“天上、水中、实景”三月争辉的奇观,两只凤凰在矮寨大桥下的山间翱翔起舞,一轮明月在水中缓缓升起,一对新人在水中翩翩起舞。游客环坐,与新人一起举杯。是喜酒,也是壮行酒,只说平安归来,不说新婚快乐。
婚礼结束,热血的“水与火之歌”响起,来自湘西的石头们穿过风雨,也穿过战火,艺术表演让人心潮澎湃,而实际的出征远比表演更悲壮。“一师人开到前线去,血战七昼夜,白天敌人三四十架飞机轮流来轰炸,晚上部队又得趁方便夜袭,有些同乡和后方隔绝了,七昼夜不吃,不睡。血战的结果,四个团长受伤,四个团附死去三个伤一个,十二个营长死去七个,伤五个,连排长死去三分之二,负伤三分之一。兵士更难计。”(沈从文《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这些牺牲的湘西青年背后,有多少等待他们的阿娅呢?
“人不回,灯不灭。”在家乡等待的阿娅们,总是提着马灯在村口张望,等待。
只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至此,剧便成了诗——一首属于血色湘西的散文诗,关于家国,也关于爱情。
似宴非宴、似剧非剧、似演非演的时空幻境
落幕,走出剧场,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深情些的观众,眼泪还未止住。
是一场剧吗?可是,分明我们跟石头、阿娅碰杯喝酒,拉着石头的手说: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是一场梦吗?可口中酒味还浓烈,腊肉、糍粑的香味也还未散去。这就是幻境吧,亦真亦假、似宴非宴、似剧非剧、似演非演,观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剧中人。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和坚贞的爱情故事,我们没有亲历,却能在幻境中感同身受。
为了“穿越”更真实,做到真正的沉浸,《德夯幻境》首创“演+宴+剧”的文旅演艺新模式,将苗家美食美酒与剧相融,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中,与剧中人共情共饮。
酒坊的花生米、酸菜,阿娅家火塘屋的糖、糍粑、花生,婚宴上的腊肉,都是最正宗的苗家美食。苞谷烧也没有演戏的意思,度数丝毫不打折扣,可要当心,不要过度入戏,因为,容易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真实,让你很快进入幻境场域,成为剧中人,随着剧情和主人公悲或喜。
总导演李彦说:“《德夯幻境》的‘幻境’指的是每个人心中的一场梦。可能是心里面的最渴望的一方山水,也有可能是心里面那个最纯净的世界。”
《德夯幻境》之所以让人久久还在回味,除了真实可感,还因为它的纯净吧。这里有最美山水,最赤诚的心,最纯真的爱,最地道的美食,也有最真实淳朴的湘西人。
沉浸的《德夯幻境》,有多少黑科技?
沉浸式演出近年来风靡全国,年轻人为何爱上沉浸式演出?沉浸式演出的独特魅力在于创造了一种陌生规则的充盈感,让观众体验到从现实生活中短暂抽离。而让观众真正沉浸,少不了科技的加持。光影、设计、新媒体艺术……科技,让“穿越”变得更真实、震撼。
在总导演李彦看来,光影不是一种单纯的介质,而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德夯幻境》邀请黄涛担任灯光总设计,配合抽屉式剧场的多样性,在不同的空间里设计不同的光影场景打造不同的情绪剧场——戏剧小剧场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主,用光影艺术构建场景时空的瞬间切换,充分将观众融入剧情;而实景大剧场则以山水为幕、楼为视觉载体,尝试将光影点亮峡谷山壁,多维度展现德夯苗寨的诗意画卷与地貌风景。通过与多媒体视觉矩阵的充分结合,为观众带来极具内容输出的光影新表达。
视觉总设计佘磊通过实景三维复制扫描德夯景区山体地貌,在此基础上反复设计、论证、测研,打磨数月,最终选择以“激光投影矩阵”的方式作为视觉的基本元素和基本语言。88万流明激光投影矩阵将艺术创作三维视觉画面投射到自然景观介质上,形成了不同的造型场景,并与表演、视觉3DMapping影像等相互配合,从而完成了德夯美学的艺术表达。
舞美设计总监李敏和建筑、园林、机械等多工种设计团队的研发创作历经一年,不仅将德夯景区原跳歌广场苗族群楼进行了1∶1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搭建,还进行了整体的建筑改造升级,在保留原始建筑及周边自然环境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机械化科技,使景区剧场焕然一新。在水月幻境主舞台区,海上升明月,新人与观众共享此时,专利研发的8m直径数控装置与裸眼全息影像技术并联,营造了一个出水芙蓉、镜花水月的幻境月亮裸眼效果。
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来源:潇湘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