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我的后半生》你看了吗?王蒙原著小说新版上市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13 22:35 1

摘要:近日,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在中央电视台CCTV-8频道和腾讯视频平台上映,由张国立、佟大为、梅婷等实力派演员主演,首播即取得突破2%的收视率,引发了观众对当代中老年人情感世界的广泛讨论。

近日,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在中央电视台CCTV-8频道和腾讯视频平台上映,由张国立、佟大为、梅婷等实力派演员主演,首播即取得突破2%的收视率,引发了观众对当代中老年人情感世界的广泛讨论。

《我的后半生》改编自“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的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在影视剧热播之际,花城出版社同步推出了王蒙《奇葩奇葩处处哀》的全新修订版本。

《奇葩奇葩处处哀》以退休教授沈卓然的人生际遇为主线,讲述其在妻子淑珍离世后,与四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务实精明的连亦怜、博学孤傲的聂娟娟、直爽豪迈的吕媛、先锋洒脱的乐水珊——相遇相亲的故事。

小说以幽默犀利的笔触,勾勒当代中老年群体在情感、家庭、社会角色中的困境与突围,既是对现实的深刻映照,亦是对人性的温情凝视。

中老年情感命题的文学解构

在“银发婚恋”话题备受争议的当下,《奇葩奇葩处处哀》文学解构了世俗对中老年情感生活的刻板认识。

主人公沈卓然的相亲之旅,并非“黄昏恋”的猎奇展演,而是对生命热忱的重新叩问。

无论是连亦怜对生存保障的执着争取,还是聂娟娟在困顿中坚守的精神世界,抑或吕媛直面疾病与孤独的豁达,小说始终传递着一个信念:年龄从不是人生的减速键,对生活的热爱才是永恒的进行曲。

王蒙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将中老年群体的孤独、渴望、尊严与尊严娓娓道来。

在小说中,“沈卓然变成了一片空白……睡眠空白,失眠其实也是空白,生命的痛苦还是空白”。他的尴尬与狼狈,恰恰映射了社会对老年情感需求的漠视;而他在开启相亲之路后,“居然在与陌生人接触中得知了这么多情况。越知道得多他越糊涂,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点超出了他一辈子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

他在一次次碰撞中逐渐领悟的生命之道,则成为对每个渴望打破年龄枷锁者的温柔鼓舞。人生的下半场,亦可是一场自我重建的盛宴。

超越凝视的女性书写

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以男性相亲视角展开,而王蒙对女性角色的塑造跳脱了传统文学中“被观看”的窠臼。

主人公沈卓然遇到的四位女性,各自携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与生存智慧:连亦怜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直面生活困局,聂娟娟以荒诞的学术呓语对抗命运荒诞,吕媛用近乎粗粝的生命力撕破暮年患病的阴霾,乐水珊则以新世代的狡黠与野心,在代际碰撞中叩问传统婚恋观的边界。

王蒙以平等的笔触,将她们的选择置于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审视,既不美化亦不贬损。

对于连亦怜,“沈的反应是想鼓掌,想喊万岁……你真是刺刀见红,一针见血,翻天覆地,扭转乾坤的奇女子也”;聂娟娟给予男主人公的是“一种完全崭新的体验:神经质,不无卖弄,万事通,出色的记忆力,阴阳八卦,中外匪夷,文理贯通,古今攸同”;吕媛的强势直率则是对“女性应含蓄”的传统规训的颠覆:“和我在一起,哪个老朋友不说是你占尽了便宜?”乐水珊虽然来者不善,却“具有常人没有的智力与决心,敢于采取常人不会采取的手段,走与众不同之路”,具有新世代女性的主体性。

王蒙在小说自序《奇葩赋》写道:“奇葩奇葩,四处美妙鲜花;奇葩奇葩,许多酸甜苦辣。”这些女性在婚恋场域中的姿态,实则是她们在时代夹缝中争取生存空间、捍卫主体性的独特策略。

作者王蒙没有从传统道德判断的角度,而是从个体命运与社会变迁的视角描绘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选择。

“文学+影视”融合发展的新成果

此次推出新版《奇葩奇葩处处哀》,是花城出版社“文学+影视”融合发展的又一新成果。

从《惊蛰》的时代惊雷到《小舍得》的教育焦虑,从《月光武士》的浪漫救赎到《坚如磐石》的硬核叙事,再到2024年《我的阿勒泰》这一散文影视化爆款产品,花城出版社始终以文学为锚点,在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奔赴中捕捉时代情绪的共振频率,用文本为影视注入更深厚的灵魂质地。

《奇葩奇葩处处哀》这部诞生于2015年的作品,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愈发显露出其前瞻性与现实意义——它既是一面照见中老年情感困境的明镜,亦是一把开启代际理解之门的钥匙。

文|记者 孙磊 通讯员 李嘉平图|出版社供图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