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档上映的《向阳·花》,本被寄予厚望——冯小刚转型女性题材,赵丽颖首度投资并挑战刑满释放人员角色。然而,影片上映后票房低迷(9天仅1.2亿)、豆瓣评分6.6,更因“剧情割裂”“伪女性主义”“演技争议”等负面评价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场口碑与市场的双重溃败,不仅是
清明档上映的《向阳·花》,本被寄予厚望——冯小刚转型女性题材,赵丽颖首度投资并挑战刑满释放人员角色。然而,影片上映后票房低迷(9天仅1.2亿)、豆瓣评分6.6,更因“剧情割裂”“伪女性主义”“演技争议”等负面评价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场口碑与市场的双重溃败,不仅是赵丽颖转型电影圈的滑铁卢,更折射出老牌导演与流量明星联手的“水土不服”。
冯小刚试图以《向阳·花》探索女性题材,但其内核仍是《老炮儿》式的男性江湖叙事。影片中,赵丽颖饰演的高月香被塑造成“女版六爷”,行事风格充满江湖草莽气:牢中替人出头、出狱后姐们义气、以暴制暴对抗恶势力,甚至结尾“拜关公”的情节也被批为“将姐妹情拍成兄弟义”。
更致命的是,冯小刚对女性苦难的呈现充满刻板印象与男权凝视:高月香为自证清白当众脱衣、用“性暗示”作为笑点、反复渲染女性受害场景(如职场性侵、乞讨行骗)等。犯罪心理学专家尖锐指出,这些设计“消费女性苦难”,既未展现底层女性的真实困境,也未传递真正的反抗力量,反而沦为“伪女性主义”的噱头。
《向阳·花》的口碑崩塌并非偶然,它是流量投机、创作惰性与时代脱轨的集中爆发。当观众不再为“伪女性主义”和“过时江湖”买单,行业必须直面现实:唯有摒弃套路、回归人性洞察,才能让故事真正“向阳而生”。
来源:我是解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