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心酸!白冰冰自曝7年做16次试管婴儿,背后隐情令人泪目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3 21:30 2

摘要:白冰冰及时报了警,但没想到的是,媒体大肆干涉,最终白晓燕受尽折辱,被抛尸臭水沟。

文|川页

到了第16次时,医生告诉她已无卵可取,她不得不放弃。

有人说她没苦硬吃,但她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那年,她的女儿白晓燕才17岁,被人掳走,歹人向她索要五百万赎金。

白冰冰及时报了警,但没想到的是,媒体大肆干涉,最终白晓燕受尽折辱,被抛尸臭水沟。

1997年4月14日,白冰冰17岁的独生女白晓燕在上学途中被陈进兴、高天民等绑匪劫持。

绑匪向白冰冰索要500万美元赎金,还寄来了其女儿的半截手指、裸照。

白冰冰随后便报警,台湾媒体却以“独家新闻”为名,全程跟踪案件进展,甚至用直升机拍摄警方行动,导致绑匪多次更改交易地点。

最终,绑匪因媒体曝光彻底失联,14天后,白晓燕的遗体在台北市五股工业区的一处排水沟中被发现,死状惨烈。

头部遭钝器重击塌陷,全身赤裸且有被性侵痕迹,手指被切断。

失去女儿后,白冰冰患上了深度抑郁。

2000年前后,她萌生了一个近乎偏执的念头,她想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将女儿生回来”。

从42岁到48岁,她辗转台湾、美国两地,7年内进行了16次试管婴儿尝试。

每次疗程需经历三个阶段,每日注射促排卵药物刺激卵巢,仅单次疗程至少200针、全身麻醉取卵、植入胚胎后持续注射黄体素,且要卧床半个月左右。

由于高龄卵巢功能衰退,她不得不加大药量,导致身体浮肿、体重激增,腹部因反复穿刺布满针孔和疤痕,但执念驱使她继续尝试,然而最终都没能成功。

在第16次尝试时,医生发现她的卵巢已完全衰竭,再无法取出卵子。

有人说她是没苦硬吃,自我折磨,其实很多人也明白,她只是想弥补对晓燕的亏欠。

二、媒体失德

白晓燕案不仅是台湾史上最恶劣的绑架杀人案,更成为媒体伦理崩塌的标志性事件。

案发后,上百家媒体围堵白家,24小时直播警方动态。

绑匪首次致电白冰冰时,电视台竟通过监听警方无线电获取信息,并抢先播出独家报道,导致绑匪有所警觉。

而后甚至让绑匪的亲友在电视上公开喊话,意图唤醒其良心。

4月18日,在媒体干扰下绑匪彻底失联,最终撕票。

令人痛心的是,当白晓燕的尸体发现时,已经去世了近十天。

案件曝光后,民众怒斥媒体吃“人血馒头”,台湾新闻评议委员会为此也修订了《新闻伦理规范》,严禁报道犯罪细节及干扰侦查。

主犯陈进兴伏法后,台湾社会围绕死刑存废展开激烈辩论。

更为离谱是,台内多家媒体还电话连线陈进兴,而后者也试图将自己英雄化。

对此,白冰冰以受害者家属身份公开反对:

加害者未被惩罚前,受害者家属永无解脱之日!

她屡次呼吁,在司法领域应优先保障被害人的权利,而非加害者的人权。

三、自我救赎

如今70岁的白冰冰逐渐从阴霾中走出,通过公益行动与社会倡导来消化内心悲痛。

2008年,白冰冰成立“白晓燕文教基金会”,致力于帮助弱势儿童与家庭。

截至2025年,基金会已累计资助超过30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覆盖台湾全岛200余所中小学。

同时基金会还联合教育部门推出“反霸凌计划”,通过校园讲座、情景剧演出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参与学校达180所,覆盖学生超十万人次。

而且基金会针对单亲家庭设立专项补助金,每年资助约上百个家庭,提供学费、生活津贴及心理咨询服务等。

2024年,基金会助力台北市社会局继续推动“安心就学计划”,为遭遇家庭变故的青少年提供紧急救助金,首年就援助了超百名学生。

除此外,白冰冰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呼吁完善台湾地区辅助生殖法规。

她援引数据指出,台湾40岁以上高龄女性试管婴儿成功率比较低,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优化后,成功率提升了不少。

尽管白冰冰已步入老年,但仍持续通过媒体发声,推动社会对犯罪受害者权益的关注。

相比之前身怀执念,白冰冰如今开始释怀,不再执着于生育。

尽管身体因多次试管婴儿尝试受损,白冰冰仍保持活跃的公众形象。

2025年4月,她在综艺节目中公开每日健身计划,包括水中复健与低强度瑜伽,以缓解药物副作用导致的关节疼痛。

此外,她通过直播分享健康食谱,推广高龄女性营养管理理念,视频累计播放量超百万次。

和心有执念的曾经相比,白冰冰现在的状态好了许多。

虽然已经在70岁,但仍活跃在大众视野。

看她的微博,仍在为《超级冰冰show》宣传,甚至还能为母亲节特地做了节目。

在此之前,她会刻意在母亲节这天回避言及女儿。

如今的她能面对这些,或许仍放不下,但也算看开了。

在这些宣传活动中间,也有一些自己的生活动态,看起来阳光、坦然。

就在4月9号,她还能在公众面前坦然当年自己求子时的执拗和崩溃,直言打的针多得都不知道打哪好。

女儿去世后,白冰冰一度陷入了执念之中。

对于她来说,她只想再要个女儿,却总是事与愿违。

有人说,如果当年媒体的镜头没有将私人悲剧异化为流量利益,如果司法程序能够正常运行,或许这场悲剧不会发生,或者说不会惨烈。

如今白冰冰可以笑谈当日事,也投身于公益事业,但这样的坚强不免让人觉得既欣慰又心酸。

来源:小Q聊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