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人不坏,不吝啬付出,但她实在不是好的爱人,好的家人,因为她的性格脾气,真的能毁掉两家人。
孙宝琴,太令人窒息了。
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半点不给丈夫留颜面,生生把刘得宝逼到去投河自尽。
有些人不坏,不吝啬付出,但她实在不是好的爱人,好的家人,因为她的性格脾气,真的能毁掉两家人。
不得不说,刘丽娜婚姻的失败,跟孙宝琴有很大关系:
看看刘丽娜“太在乎”沈青的样子,再看看孙宝琴对丈夫的圈禁,太像了。有时候恩大成仇,孙宝琴对沈家一些事的大包大揽,虽是好心,但失了分寸,他人不感恩,自己还伤心。与人相处,不管是爱人还是家人,图个轻松舒适,你可以少付出点,但不要一边付出一边抱怨,把自己弄得满腔怨气,也逼得对方几近窒息。
孙宝琴和刘丽娜都是好人,都爱家庭,为家庭付出太多,但是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姻,从来不是付出越多越幸福。
男人都有尊严,不管是多窝囊的男人,都想要一份体面。
当你选择了能力不那么强的男人,既然选择了,就欣赏,就知足,不要选择了,又看不起,又抱怨。
看《我的后半生》,孙宝琴这个人物,很难被人喜欢。她的火力太强了:
她能逼到沈卓然冒雨躲在树林里,连家都不敢回。她能毫无分寸地介入女儿和女婿的生活,言语粗鄙,毫无避讳。连女儿的公公要找个对象,她都要全程参与,各种干涉。想想沈卓然和沈青对她的避之不及,再想想刘得宝几十年如一日地忍受着孙宝琴的这种贬低和控制,该是何等绝望和窒息。
刘得宝去跳河,从来不是想不开,而是被逼到了绝路:
在老家,在祖宗面前,丢尽了脸面,他内心觉得愧对祖宗。唯一的圈子,钓鱼圈,也被孙宝琴撕下了最后的体面。很多人说,人不能为了脸面活着,可人活着总该有起码的尊严。
孙宝琴说得都是实话,可是实话伤人。她说这些实话的时候,真的有为自己的丈夫考虑过半点吗?
因为这个人男人退休工资低,因为这个男人没本事,于是就觉得他欠了自己,欠了女儿,于是就可以肆意贬低侮辱。
一个男人挣钱少,他所有的优点都消失不见了。
刘得宝,一个有退休金的男人,连支配家里5000块钱的资格都没有。
这是何等的不可以思议。
刘得宝为什么那么容易上当受骗,因为他太缺乏认可感了。
《我的后半生》是大团圆的结局,可是,如果孙宝琴一直是这种没分寸感的样子,那么不管是对丈夫刘得宝还是对女儿刘丽娜,都没有好处。
在生活中,永远不要因为情绪和脾气,让自己成为“费力不讨好”的人,太不明智,也害人伤己。
沈青与艾斯李的这场暧昧中,沈青是最大的赢家。
一个非常明确的点,艾斯李和沈青的暧昧是真的。
因为沈青,艾斯李才会那么看重沈青的公司。不管她表现得多么大公无私,但是人在情感上,就是会偏袒的。
因为艾斯的坚持,沈青的公司获得了投资,取得了成功。而艾斯李则被停职调查,最后回了老家。
《我的后半生》是大团圆的结局,刘丽娜和沈青重归于好,可不得不说,艾斯李永远是沈青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送艾斯,沈青根本不想接刘丽娜的电话。
在沈青的心里,他跟艾斯才是灵魂共振,艾斯才是真正能填满他灵魂的人。
而刘丽娜只是家庭的合伙人,爱情早就在两个人的争吵中荡然无存。沈青从未想过离婚,他也知道刘丽娜的付出,可是,不爱了就是不爱了。
这里不得不说,刘丽娜的醒悟:
她终于不紧紧地攥着沈青不撒手了,她主动选择了跟沈青分开。
当一段感情中,其中一个人厌倦了,与其狠狠抓住,把自己变成怨妇的模样,不如放手、放下、分开一段时间,去尝试自己生活,也给对方一个空间。
在刘丽娜的婚姻中,孙宝琴,给刘丽娜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
刘丽娜的婚姻焦虑,一部分源于沈青的冷漠,一部分源于母亲孙宝琴的撺掇。
孙宝琴恨不得把刘得宝当儿子管,监督老公的每个动向。
而孙宝琴也要求女儿刘丽娜像管儿子一样管沈青。
孙宝琴经营婚姻的经验是:控制、逼迫、为家庭付出的同时,把自己摆出一副怨妇的样子,通过付出让别人不得不感恩。
刘丽娜奉行了母亲的一切,不断付出,不断想要被爱,想要通过被爱来填补自己付出太多。
其实那个状态的刘丽娜不管跟谁在一起也不会幸福,因为她失去了自己,通过别人来找幸福的动力。
但当母亲逼得父亲跳海自杀,当沈青对她的冷漠达到了极致。她痛定思痛后,醒悟了。与其这样彼此折磨,不如分开。与其想要沈青爱她,不如她自己爱自己。
人只有自己做自己的时候,只有不向别人证明自己,而坦然接受自己的时候,才会真的精彩起来,快乐起来。
《我的后半生》这部剧大结局了。
在这部剧的大结局,我最想说的不是爱情,不是亲情,而是友情:
刘丽娜最幸福和最救赎的一点是,她自始至终有友情。
那是她婚姻里的一个出口,让她有了退路,有了另一番勇气。所以,这部剧大结局的最后,刘丽娜最精彩的镜头,是跟闺蜜在一起,享受人生。
中年少女们,请不管任何时候,都自己给自己幸福,而非通过付出、卑微、逼迫来等别人爱你。
愿你,人到中年,依旧能够逆风翻盘,乘风破浪。
来源:公子逸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