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辣条少女”到国民偶像:全红婵为什么如此受人关注?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3 15:25 3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她的一举一动都链接着着亿万国人的心率。这个瘦瘦弱弱的的小姑娘,究竟有何种魔力让这么多的人牵肠挂肚呢?

有这么一个感觉——其实是事实,只要一打开今日头条,就能在热搜中看到关于全红婵的消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她的一举一动都链接着着亿万国人的心率。这个瘦瘦弱弱的的小姑娘,究竟有何种魔力让这么多的人牵肠挂肚呢?

不可否认,作为跳水运动员,她的成绩有目共睹。

全红婵在17岁131天的年龄打破伏明霞保持的纪录,成为奥运史上最年轻的跳水三金得主。她在东京奥运会(14岁)和巴黎奥运会(17岁)连续夺金,并多次完成满分动作,展现了超群的技术稳定性与心理素质。

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她那冠绝古今的“水花消失术”,全球独一档。

当下,她已包揽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全运会、亚运会等大赛金牌,成为跳水领域罕见的“全满贯”选手,进一步巩固了其体育界的标杆地位。

在“胜者为王”的时代,在崇尚“结果导向”的竞技体育界,这个年龄,取得如此的成就当然绝对吸引眼球。

但这应该都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一提起全红婵,就会想到她2020年东京奥运会夺冠后,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那句话:

“我得了冠军后才知道,家里原来有那么多亲戚!”

乍一听,让人忍俊不禁,喜欢她的“童言无忌”,也欣赏她的幽默与自嘲。但笑过之后,又会陷入深深的反思:

全红婵的无心之言,其实是对“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一古老谚语的最直观诠释。

不止亲戚盈门。从新闻上看到,全红婵老家广东湛江所在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小吃一条街”,从冷冷清清,变得热热闹闹。像极了山东“大衣哥”朱之文的境遇。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全红婵在采访中没有像背教科书一样说那些豪言壮语,而是直率地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孩子的朴实的愿望:

比如“爱吃辣条”,比如“没去过动物园”,比如“想开小卖部”,比如喜欢打游戏、刷短视频……

于是,随着全红婵一朝成名,一场帮全红婵“圆梦”的行动在网友和企业间传递开来。2020年8月6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晒出图片,全红婵家门口已经堆满了成箱的辣条。

某龙食品、某氏食品两大辣条厂家开始争相展开为全红婵送辣条的行动……

后来,她的老家所在的街道便开了许多与全红婵有关的小卖部。

这就是人性现实,这就是商业社会,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热衷于锦上添花的多,能做到雪中送炭的少。

说这些也并非要指责些什么,只是想说明:全红婵之所以比有的体育明星更讨人喜欢,是因为她性格纯真,接地气,面对采访镜头真实、不做作。

这是当前较缺的,也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戴着面具、开了美颜的,也钦佩坦诚、不设防的人。

当然,全红婵受人关注,与她的个人叙事有直接关系:

她来自普通家庭,是个苦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了别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才成为实现全满贯的体育明星,这种“底层人士逆袭”的故事足够励志,符合公众的期待,也非常有代入感。

也就是说,她已经成为当然激励青少年的现实范本,引发广泛的社会共鸣并具备相当有力度的榜样效应。全红婵的成功不仅被视为个人成就,更被赋予“努力终有回报”的象征意义。她的形象契合了社会对“正能量偶像”的需求,成为传递积极价值观的载体。

至于如此路径的成功概率有多少,并不重要。

近期,她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世界杯分站赛中做207C动作时出现失误,另一方面是面临体重增长和身体发育问题(这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影响成绩)。

教练陈若琳对她充满信心,网友也支持她。更重要的是,全红婵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乐观、坚韧态度,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责任感。

总而言之,人们关注全红婵,既是喜欢一个真实自然的孩子,又是羡慕一位草根逆袭的明星;如今,她能否克服身体变化、再创辉煌,也体现了公众对其职业发展的持续期待和祝福。(论事篇9)

来源:湖底浮萍2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