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6版《西游记》,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暑假套餐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86版《西游记》,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暑假套餐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小时候,只看到了一群妖魔鬼怪。
时隔多年再看,才发现《西游记》真正的看点,还有里面一位又一位的女神。
书里众多的女人、女神、女仙、女妖,凡是被重点描写了容貌的,似乎都差不多。
而杨洁导演,把每一个美女都塑造得与众不同,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高光-。
假如让杨洁来拍红楼梦,十二钗才能真正复活,因为她最懂古代美女。
而且,杨洁导演也是狂热的《红楼梦》书迷。
当年央视准备将四大名著搬上电视,她最初想要拍的也是《红楼梦》,没想到《红楼梦》另有人选,甚是遗憾。
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杨导把女儿国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找到了实现-红楼梦-的机会。
尤其是在女王的梦中,唐僧与女王携手同游园林中,两人的这身装扮让《西游记》剧组的人纷纷打趣:
-杨导演这是真把《西游记》当成《红楼梦》拍了。
-
就连朱琳回忆时也说,当时她和徐少华拍这场戏时,很多游客也以为是在拍《红楼梦》,纷纷喊着:
-快看贾宝玉和林妹妹。
- 现在仔细看看徐少华的装扮,还真有几分贾宝玉的样子。
我们先来看看,杨洁导演是如何拍出《西游记》的美女档次感。
再顺着这个档次逻辑,假如让杨洁导演拍《红楼梦》,她又会如何塑造十二钗呢?
《西游记》的美女档次
第一档次:女儿国国王、嫦娥仙子
西游记,描写女儿国国王的美貌:
月里嫦娥、九天仙子都不能与之相比,昭君、西施统统靠边站,但作者犹嫌不足,最后用-王母降瑶池-来收尾总结。
就看这堆叠如山的比喻,女王绝对是全书第一美女。
杨洁非常精准地,把握了这一点。
原著里,对嫦娥的美貌没有具体描写,只是称她为-风流仙子-。
但大家都知道,嫦娥就是美人的代名词。
女儿国国王若非有-王母-加持,就不能和她在一个档次里。
第二档次:老鼠精、玉面公主、玉兔精
金鼻白毛老鼠精,作者说她-比月里嫦娥还喜恰-,这是虚夸。
如果真比嫦娥还美,必有更高级的描写,就像女儿国国王。
虽是虚夸,但是能搭上嫦娥,足以奠定她的档次。
玉面公主,原著里先说她有-倾国色-,显然是作者的真爱。
王嫱、楚女、文君、薛涛,又用这么多人来比喻她,和老鼠精属于同一档次。
原著里描写的玉兔精,美胜西施,身材窈窕,能歌善舞。
杨洁导演,非常完美地再现了原著。
第三档次:万圣公主、杏仙、比丘国美后
万圣公主相貌描写,只有一句-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二十分人才,也是极致赞美。
只是描写过于简单,只能放在第三档里。
杏仙,-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
妲己也很美,但是个妖姬,远不如四大美女,这个比喻要拉低档次。
比丘国美后,是个白面狐狸精。
乍一看,-貌若观音-这比喻非常了得,但是后面写的全是国王如何迷恋于她,如何因她祸害百姓。
总之,她是妥妥的妲己再生,还比不上杏仙呢。
《红楼梦》的美女颜值档次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根据上面两段描写,你认为黛玉放在西游记里,应该属于什么档次?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
根据这个描写,你认为薛宝钗应该属于什么档次?
假如让杨洁来拍红楼梦,她会把林黛玉塑造成女儿国国王,把薛宝钗塑造成白骨精变化的村姑。
看到这个结论,很多人会大呼-受不了-,因为已经先入为主了。
但是请相信,这才是原著的本意!
在原著里,作者对黛宝钗的尊重程度,差了一个天地。
凡与宝钗挂钩的故事,都透着浓浓的色情味。
而黛玉的故事,全是仙女味。
《西游记》和《红楼梦》的关联
明清文学诞生于同一种文化下,它们想表达的东西差别不太大。
未曾修炼成功的人,内心都是一半天使和一半魔鬼。
唐僧和宝玉,遇到的都是自己内心的影现。
只不过唐僧遇到形形色色,宝玉遇到的以黛钗为代表。
请看,这是白骨精变村姑时: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
越是非人、假人(妖精变化的),才要强调她齿白唇红。
拿这词去形容人,太多余了,形容仙子更是可笑至极。
那你回头想想宝钗,为什么先写她-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白骨精的水杏眼啊,老鼠精的银盆脸啊,很多妖精出场时的藏啊、露啊......
所有这些元素,薛宝钗竟然全部具备!
不管书上有多少人说宝钗-黛玉所不及-,那都是人情世界里的笑话罢了。
假如让杨洁来导演红楼梦,她不仅能将十二钗生动还原,还能把宝玉复杂的精神世界、心路历程,完美展现。
她懂美女的档次,更懂人性的差异。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难免分歧,文明交流~
举报-反馈
来源:迅文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