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玉玲是家喻户晓的“二妹子”,却经历了人生难以承受之重:幼女夭折,丈夫离世,三癌缠身。
文|川页
陶玉玲是家喻户晓的“二妹子”,却经历了人生难以承受之重:幼女夭折,丈夫离世,三癌缠身。
说是把所有苦难都尝遍了也不过,命运这根麻绳,偏偏挑她这细处断,一次又一次地给她重击。
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奇女子?她又是怎样一次次战胜命运的?
在银幕上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的陶玉玲,私底下跟病魔进行着长期而艰苦的搏斗,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一生中竟然得了三次癌症。
1993年陶玉玲接到了电视剧《蹚过男人河的女人》的邀约,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就在她准备全身心投入新角色的创作中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小插曲”打破了所有的计划。
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觉得口腔里有点不舒服,长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小包,她也没太在意。
毕竟身为演员工作强度大,生活不规律,有点小毛病也很正常,
可是这个小包却越来越大,最终让她不得不去医院检查。
结果如同晴天霹雳,她得了口腔腺性囊性癌,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可能要把眼睛拿掉。
为了不让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建议她进行上颚切除手术,并换上假体。
这个手术的风险很大,术后很可能影响她的语言功能,导致她今后都不能再演戏,
最后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手术,好在手术成功,容貌也保住了。
术后的日子,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40多天里她无法开口说话,只能通过写字和家人沟通。
每天的进食也只能依靠胃管往里打寡淡无味的流食,好不容易熬过了口腔癌的治疗期,命运却又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医生在她的肺部发现了阴影,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肺癌,需要切除部分肺叶。
这一次术后,她积极地配合治疗,四处寻找康复方法,
她认真研读各种医学书籍和养生文章,甚至把报纸上看到的养生小妙招都剪下来,贴在床头。
有了这一次经历,她也意识到了体检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她都在建议大家,宁可少吃一块肉,孩子们也要带父母每年坚持体检。
2013年她发现脸上莫名其妙长了一个痣,之前的两次经历让她不得不小心谨慎对待,
于是她就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是基底细胞癌。
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得癌症了,这一次她选择了药物治疗,
每天按时吃药,这中药一吃就是十年,这十年里她就连拍戏工作都带着煎中药的锅。
就算是这样,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
她参加央视春晚、拍摄电影,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她就是要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
在这场漫长的抗癌战争中,丈夫黄国林一直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他不辞辛劳地照顾她,为她煎药做饭陪她复查,陪她散步给她送雨伞。
直到2017年,丈夫因病去世,她才真正体会到了“少了一个人”的孤单和无助,
但她依然坚强地生活着,带着对丈夫的思念,继续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而回过头再看看,其实她真的是个坚强的人,她的艺术之路是从她14岁那年开始的,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谎报年龄加入了华东军政大学戏剧队。
早期她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话剧演员,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排练和一次又一次的基层演出,那些偏远的山区、农村、部队,都留下了她年轻的身影。
时间来到1956年,电影《柳堡的故事》正在筹备拍摄,导演王苹为了找到合适的“二妹子”人选,可谓是煞费苦心。
她偶然间看到了陶玉玲的照片,被她身上那股天然的质朴气质所吸引,觉得她就是自己心目中的“二妹子”。
几经周折,王苹终于联系上了正在外地演出的陶玉玲,
当时的陶玉玲因为长期在外奔波演出,再加上水土不服,劳累过度,眼睛红肿,形象确实不太好。
但王导慧眼识珠,力排众议,坚持让她出演“二妹子”,
事实证明,王导的眼光独到,她把“二妹子”的纯真、善良、勇敢演绎得淋漓尽致。
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陶玉玲也因此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二妹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紧接着,她又参演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塑造了另一个经典角色春妮,
这部话剧的演出非常成功,甚至连周总理都亲自观看了演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总理不仅对她的表演赞赏有加,还亲自为她修改了台词,这让她激动不已,
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也曾遭遇不公,被迫离开舞台,成为一名工厂女工。
后来在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关心和鼓励下,她终于重返舞台,就这么一直演到了老年。
从青涩的少女到耄耋老人,她塑造了无数个鲜活的角色,
从天真烂漫的“二妹子”到成熟稳重的母亲形象,她用自己的表演,诠释着不同时代女性的风采。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陶玉玲的人生除了这些,早期还有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就是丧女,
1959年她年幼的女儿因病夭折,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锥心之痛,恐怕没有哪个父母能够承受,
女儿的离去,对她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她曾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之中。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女儿的照顾,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那段时间她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她还有丈夫,还有家人,她不能就这样一直沉沦下去,
在亲人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她才慢慢地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和丈夫黄国林互相扶持,患难与共,共同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除了家庭她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她担任了“二妹子民兵班”的荣誉班长。
这不仅是对她演艺事业的肯定,更是对她热心公益事业的认可,
她还参加了“好八连”的纪念活动,并深入基层,为群众送去电影。
在一次采访中,陶玉玲曾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和“好八连”的故事,自己曾和战士们朝夕相处。
她对战士们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非常敬佩,也深受感动,她说能够为“好八连”的战士们做点事,是自己最大的荣幸。
陶玉玲的一生是和命运抗争的一生,也是对艺术执着追求的一生,
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但她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谁都难免碰上点糟心事儿,
就像陶玉玲,本来演艺事业顺风顺水,却接连遭受丧女、丧夫、三癌的打击,这换谁身上都得崩溃。
可她就是挺过来了,还活得那么精彩那么乐观,她教会了大家面对生活的暴击,别光顾着哭天抢地,抱怨命运不公,得学她那样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参考信源
深圳商报 中国“军嫂”第一人:女演员陶玉玲和她的电影
健康时报 演员陶玉玲:我得过三次癌症
来源:七月不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