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明珠般璀璨,照亮我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路。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越剧界那对宛如“神仙眷侣”的戚雅仙和毕春芳,她们携手走过的70年艺术岁月,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诗。
在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明珠般璀璨,照亮我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路。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越剧界那对宛如“神仙眷侣”的戚雅仙和毕春芳,她们携手走过的70年艺术岁月,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诗。
缘起:青春逐梦,共创剧团
时间回到1950年,那时的戚雅仙和毕春芳,不过是两个年仅23岁的年轻姑娘,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朝气,眼中满是对越剧的炽热与憧憬。越剧于她们而言,不是一份简单的事业,而是藏在心底最炽热的梦想。两人一拍即合,怀揣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决定共同创建“合作越剧团”。
创业之路,困难重重。找场地时四处碰壁,筹集资金时愁眉不展,招募团员时也历经波折。但这些困难非但没有吓退她们,反而让她们越挫越勇。戚雅仙和毕春芳凭借着对越剧纯粹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硬是将这个承载着梦想的剧团办了起来。谁能想到,这一携手,便是长达70年的艺术之旅,“戚毕组合”的名号也自此在越剧界崭露头角。
成名:珠联璧合,流派初成
剧团成立后,戚雅仙和毕春芳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越剧表演中。她们一个扮相清丽、唱腔婉转,一个表演灵动、风格独特,两人站在舞台上,便是最完美的搭档。无论是《龙凤花烛》中曲折的爱情故事,还是《血手印》里的冤屈与昭雪,她们都演绎得丝丝入扣,让观众们沉浸其中,或欢笑,或落泪。
随着一场场演出的成功,“戚毕组合”声名远扬,深受观众喜爱。她们的表演风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流派——“戚派”和“毕派”。“戚派”唱腔以朴素真挚、韵味醇厚著称,仿佛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能将人物内心的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毕派”则以潇洒飘逸、富有喜剧色彩见长,给观众带来轻松愉悦的观赏体验。这两个流派相互辉映,成为越剧界的瑰宝,吸引了无数戏迷为之痴迷。
传承:桃李芬芳,名家齐聚
时光荏苒,到了2020年,这一年意义非凡,是“合作越剧团”成立70周年,也是戚雅仙和毕春芳艺术合作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在各地展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在上海大世界举办的纪念专场。
11月28日下午,上海大世界的中心舞台被装点得格外喜庆,“2020年大世界艺术名家‘回娘家’暨戚雅仙、毕春芳艺术合作七十周年纪念专场”在这里盛大举行。当那熟悉的“戚毕”派越剧旋律响起,现场瞬间被一种温馨而热烈的氛围所笼罩。
来自江浙沪地区的弟子们,身着精美的戏服,带着对老师的敬仰和对越剧的热爱,依次登上舞台。他们有的是初出茅庐的新秀,有的已是越剧界的中流砥柱,但此刻,他们都怀着同样的心情,用精彩的表演向两位大师致敬。《白蛇传》里的情真意切,《梁祝》中的凄美爱情,在他们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台下的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仿佛回到了“戚毕组合”最辉煌的年代。
当天上午,“全国戚毕票友‘回娘家’”活动也在大世界热闹上演。来自北京等全国各地的票友们,不顾路途遥远,齐聚于此。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回忆着与“戚毕”流派相伴的岁月;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诉说着对传统越剧的热爱。大家围坐在一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唱响“戚毕”流派的经典唱段,让整个大世界都沉浸在越剧的美妙旋律之中。
与此同时,毕春芳之子吴越在大世界文化沙龙举办的《百年上海·精彩人文》讲座,也吸引了众多听众。吴越虽在商业领域成就斐然,但对母亲和戚雅仙的艺术事业始终满怀热忱。他通过讲述越剧与上海的深厚渊源,让大家对越剧这门艺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传承和推广越剧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发展:多元融合,走向未来
上海大世界,素有“上海戏码头”的美誉,一百多年来,这里见证了无数艺术大师的成长与辉煌,是艺术人才的摇篮。2017年,大世界开启了“艺术名家回娘家”活动,为艺术传承搭建了一座桥梁。2020年以戚雅仙和毕春芳艺术合作为主题的活动,更是将这座桥梁拓宽,连接起了越剧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活动现场,不仅有戚毕流派的传人,还有来自各剧种的艺术家们。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曾将戚毕的代表剧目《龙凤花烛》改编成沪剧,让这一经典故事在不同剧种中绽放光彩;戚毕老师创作的《卖油郎》,与昆剧、淮剧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剧名家李军、青年歌唱家梦苇、昆剧名家沈昳丽等众多大咖纷纷登台,带来精彩表演。不同剧种在这里相互交流、融合,碰撞出绚丽的艺术火花,为戚毕艺术的纪念活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戚雅仙的女儿傅幸文和毕春芳的弟子丁小蛙,回忆起戚毕流派与大世界的渊源,感慨万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戚雅仙和毕春芳就在这里演出她们的代表作,这里是她们艺术梦想起航的地方;到了八九十年代,傅幸文和丁小蛙接过老师的接力棒,继续在大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这里承载着她们的青春与奋斗。
从2020年年末起,各地戚毕传人及越剧爱好者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戚毕流派演唱会带着经典剧目,在宁波、吴江、启东、嵊州等地巡演,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戏迷的热烈欢迎。这些演出,不仅是对戚雅仙和毕春芳两位大师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戚毕”流派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传统艺术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戚毕流派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心怀热爱,勇于传承与创新,传统艺术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戚毕”流派的传奇将继续书写,越剧这门古老的艺术也将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