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芬达含泪道歉视频疯传 杨坤一句话让所有人沉默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2 11:00 1

摘要:“你敢起诉,我就敢改名!”——网红 “四川芬达”在3月被歌手杨坤起诉时撂下这句狠话,却在短短一个月后鞠躬道歉、改名退场。这场闹剧始于两人模仿杨坤的造型和经典梗走红:复刻《中国好声音》导师形象、直播背景P上节目LOGO、夸张演绎“32场演唱会”等动作,被网友指责

“你敢起诉,我就敢改名!”——网红 “四川芬达”在3月被歌手杨坤起诉时撂下这句狠话,却在短短一个月后鞠躬道歉、改名退场。这场闹剧始于两人模仿杨坤的造型和经典梗走红:复刻《中国好声音》导师形象、直播背景P上节目LOGO、夸张演绎“32场演唱会”等动作,被网友指责“丑化杨坤”。尽管他们坚称“未提杨坤名字”,但杨坤方以名誉权侵害为由起诉,要求删除视频并赔偿。

事件反转的关键在于流量博弈。被起诉后,“四川芬达”粉丝从36万飙升至百万,直播间礼物刷屏,甚至将法院传票作为“流量密码”,创作歌曲《你礼貌吗》暗讽杨坤。最终因平台封禁和舆论压力,两人于4月11日道歉并改名“阿芬阿达”。

在普通人面对流量诱惑时的挣扎,一边是“草根逆袭”的狂欢,一边是法律红线的模糊,最终只剩下一地鸡毛的道歉。

蒋某和李某自称“农村出身,没文化没背景”,靠模仿杨坤的造型和动作走红。他们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复刻杨坤的“断气式”演唱,甚至在直播中模仿其“青筋暴起”的表情,评论区写满杨坤的名字,却始终不直接点名。这种“擦边球”操作让粉丝捧腹,但也让杨坤粉丝愤怒:“这已经不是模仿,是人身攻击!”

杨坤起诉后,“四川芬达”的反应堪称荒诞:晒传票、写歌嘲讽、直播时高呼“支持你起诉我们”。流量随之暴涨,直播间一度涌入10万人,礼物刷到服务器卡顿。网友分成两派:一方认为“娱乐无罪,明星该大度”,另一方痛斥“无底线蹭热度”。律师指出,即便未点名,通过造型、动作等特征足以认定侵权,且营利性模仿风险更高。

事件中,短视频平台的角色耐人寻味。前期默许“四川芬达”炒作,甚至让挑衅视频登上热榜;直到舆论发酵后才封禁直播。这种“先喂流量再灭火”的操作,被批“吃相难看”。

对“四川芬达”来说,道歉不过是流量耗尽后的无奈选择;对杨坤而言,维权反而被贴上“玻璃心”标签。更值得警惕的是,当法律成为炒作工具、底线沦为流量垫脚石,下一个被消费的会是谁?

模仿本是互联网的欢乐源泉,但当“搞笑”变成“搞臭”,娱乐至死的狂欢终将反噬所有人。那些喊着“黑红也是红”的网红,或许该想想:靠践踏他人尊严换来的热度,真能长久吗?

来源:红糖ASMR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