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美越曾以“中美混血”身份走红,凭借“东北大花袄”文化输出视频在抖音积累700多万粉丝,并获央视等官方媒体报道。然而,其真实身份为美越混血,长期以“爱国人设”敛财,最终因一系列辱华、辱女言论及行为引发众怒。
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700万网红李美越,因一系列争议行为遭央视打码,彻底崩塌。
李美越曾以“中美混血”身份走红,凭借“东北大花袄”文化输出视频在抖音积累700多万粉丝,并获央视等官方媒体报道。然而,其真实身份为美越混血,长期以“爱国人设”敛财,最终因一系列辱华、辱女言论及行为引发众怒。
2025年3月,李美越为美国网红“甲亢哥”担任翻译时,故意扭曲对话内容:
在理发店将“脏辫结构复杂,解开发型难恢复”翻译为“店家嫌你头发脏”;
用“chick in China”(含贬义的“中国小妞”)形容女性,被甲亢哥当场拒绝;
嘲讽中国粉丝“像动物一样狂叫”。
私德败坏
婚内出轨空姐,长期PUA前妻,致其患焦虑障碍;
2018年与北京女孩结婚生子,却在妻子怀二胎时出轨,甚至摔手机威胁前妻。
文化挪用与虚假人设
实际为美越混血,却长期自称“中美混血”;
靠“东北大花袄”等符号炒作“文化输出”,实则缺乏对汉服、民俗文化的真正理解。
央视态度与后果
央视打码:2025年4月5日,央视《新闻周刊》报道“甲亢哥中国行”时,全程对李美越打码,定性其为“劣迹网红”。
舆论反噬:事件曝光后,李美越10天内掉粉超40万,商务报价缩水30%,评论区充斥“滚出中国”的骂声。
虚假道歉:4月1日愚人节发布道歉视频,却被发现暗藏侮辱性手势(越南文化中等同于骂人),彻底失去公众信任。
流量至上的代价:李美越精准踩中“爱国流量”红利,却将文化符号异化为敛财工具,最终因践踏底线被反噬。
文化尊重的缺失:跨文化交流需真诚与尊重,而非利用文化差异制造争议博眼球。
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网红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影响巨大,应谨言慎行,而非以“节目效果”为借口伤害民族感情。
李美越的崩塌,是流量时代“人设泡沫”破裂的典型案例。当“爱国”沦为表演剧本,当跨文化交流变成刻板印象的狂欢,流量终将反噬投机者。正如央视的“马赛克”所传递的信号——在中国,尊重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来源:元气可乐5g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