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否认卫生巾是代加工,是真良心还是割韭菜?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2 08:00 1

摘要:4月11日晚,歌手黄子韬面对外界对其跨界产品的质疑,以“自建工厂+医护级认证”的组合拳强势回应争议。这场从娱乐圈延伸至女性健康

4月11日晚,歌手黄子韬面对外界对其跨界产品的质疑,以“自建工厂+医护级认证”的组合拳强势回应争议。这场从娱乐圈延伸至女性健康

领域的跨界实验,既是明星社会责任的另类诠释,也是行业乱象中的一剂强心针。

他并非纸上谈兵。2024年10月,黄子韬收购了一家卫生巾工厂,停用旧设备并全面升级生产线,目标直指医护级品质。妻子徐艺洋作为首批试用者,已测试34款产品,虽坦言“不能保证零瑕疵”,但强调“绝对干净安全”。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对行业信任危机的直接回应——当消费者“怀疑了一切却未怀疑卫生巾”时,明星的跨界反而成了破局之剑。

面对网友“贴牌代工”的质疑,黄子韬在直播中展示了关键证据:

1. 工厂所有权:收购原有工厂后彻底改造,旧生产线全部停用,新设备投入生产。

2. 检测报告:产品通过17项国家检测,获得医护级认证,记者通过官方验证了该资质。

3. 透明化承诺:计划5月下旬开放工厂参观预约,让消费者亲眼见证生产流程。

为增强可信度,他推出4.95万单1分钱试用装,不到1分钟被抢空,并预留500份给亲友,称“绝不会让身边人失望”。这种“自证清白”的方式,既利用了明星流量,也凸显了对品质的底气。

医护级卫生巾的认证标准远高于普通产品,需在微生物指标、致敏风险等方面通过严苛测试。黄子韬选择以此切入,直击消费者最核心的痛点——安全。

行业对比:当前卫生巾国标仅要求“卫生安全”,而医护级认证主动对标更高标准,如微生物限值比国标严格6倍;

消费心理:近年“月经贫困”与“质量焦虑”并存,低价散装卫生巾销量达“10万+”的同时,消费者对安全的需求愈发迫切。

黄子韬的尝试,或将推动行业从“合规”向“高标”进化。正如网友评论:“明星效应若用于打破信息不对称,远比代言广告更有价值。”

尽管获得部分支持,质疑声仍未停息:

专业性存疑:虽有认证,但黄子韬名下企业尚未显示卫生巾生产资质,跨界经验不足;

营销边界:1分钱试用被指“饥饿营销”,能否转化为长期信任待观察;

行业挑战:卫生巾市场巨头林立,新品牌需直面供应链、渠道等难题。

然而,这种跨界本身已具象征意义。当小米、海尔等企业因网友呼吁而婉拒涉足时,黄子韬的躬身入局,恰恰填补了公众对“可靠产品”的期待真空。正如他在直播中所说:“我赌上了所有未来和信誉,绝不允许出问题”。

黄子韬的卫生巾项目,既是个人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一场针对行业痼疾的“透明化实验”。在女性健康议题日益受关注的当下,明星以资源整合者身份介入,或许能成为撬动行业变革的支点。而这场实验的终极判官,不仅是抢购试用装的粉丝,更是每一位在卫生巾包装上寻找安心凭证的普通消费者。

来源:娱乐朝前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