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少儿市场的「超级英雄宇宙」,正在由华纳兄弟一手打造。200 集内容上新、本地 IP 跨界联动、多语种深度定制…华纳兄弟不再只是输出好莱坞动画,更是开始系统性地重构平台生态与变现逻辑。当国内仍在苦等下一个「熊出没」,华纳已跨南亚部署下一个「超英 IP」。我们
1 号出海 · 第 65 篇
与此同时,其在 Discovery+ 等平台也深耕本土真人秀与纪录片,内容覆盖生存、历史、神话与社会现实,全力打造「非主流 OTT 阵地」。今年,华纳还计划在印度发行《我的世界大电影》《哪吒 2》《侏罗纪世界:重生》等影片。
从「小比姆」到「小辛格姆」,从方言配音到角色性格再创作,华纳没有只做「本地化」,而是反向植入了一个「文化基础设施工程」。超级英雄角色不止是单一的动画产品,而是区域性认同的锚点,能够帮助塑造孩子们的价值观。
什么样的内容值得被制度化复制、进入学校、出现在 IP 授权、走入线下市场?这其实就是一套「文化 ESG 治理」的软实力体系。能稳定传承、广泛被接受,且具有低文化排异的内容,才是真正具有「出海生命力」的产品。
这也是我们目前 「看不见的短板」。当我们的短剧、动画、游戏还停留在「热血套路 + 短平快爆款」的阶段时,有人已经开始围绕「文化可持续性」做结构设计:不是「出了一个爆款」,而是打造一个「稳定出爆款」的生态。这恰恰体现了「文化 ESG 治理」的现代性。
ESG 不是一套空洞的理论,它是今天传媒人必须掌握的一种战略语言。尤其是在「文化软实力」成为全球竞争新场地的当下,只有持续、稳定地输出被认可的价值观和叙事框架,才能走向「文化 ESG」的思维跃迁。
译者|彦舟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variety
原文作者|Naman Ramachandran
原文发布日|2025.04.09/ 周三
《主编浅度》视频号
来源:本间芽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