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中国传统相声,不得不提德云社,也绕不开郭德纲这个名字。他不仅是相声界的一面旗帜,更是将相声带出剧场、走向市场的领军人物。
说起中国传统相声,不得不提德云社,也绕不开郭德纲这个名字。他不仅是相声界的一面旗帜,更是将相声带出剧场、走向市场的领军人物。
而说到德云社,就自然会想起听云轩:由曹云金一手创办的相声社。师徒二人曾经亲如父子,如今却各自带队,令人唏嘘。
曹云金是郭德纲的徒弟,这层关系让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有不少相似之处。听云轩作为后来者,无论是表演内容还是团队运营,都多少带着德云社的影子。这倒不是模仿,而是一种传承——从郭德纲那里学来的东西,早已渗透进曹云金的舞台血脉。
有人说,判断一个相声演员成功与否,不在于他会不会说相声,而在于能不能靠说相声挣钱,能不能走出国门开海外专场。
话糙理不糙,曹云金这些年也确实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商演不断,得到了大量观众的认可。
不过,和德云社那样能在日本、澳洲、美国频频办专场相比,听云轩要真正走向国际,还有不少路要走。
为了试水,曹云金决定把听云轩带到加拿大,开拓海外市场。加拿大有不少华人群体,远离故乡多年,能听一段地道的相声,是件能暖心的事。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让人头疼。根据网络上的爆料,这场精心准备的加拿大商演,因为票价问题最终没能成行。
有人质疑:曹云金的票价真的有那么高吗?和德云社动辄数千元的价格比起来,听云轩这边最低不过三百元人民币,最高也就一千多,这在海外演出中属于合理范围。
但问题在于:名气、实力、受众积累,德云社是行业顶流,听云轩还只是后来者。海外观众认品牌,更认情怀。
这时候,票价虽然不高,但性价比就成了观众衡量是否购票的关键。更别说机票、住宿、场地这些成本,曹云金这一趟出去,大概率是赔本。
有人说,曹云金这是“知难而退”;也有人说,他是不想和郭德纲争海外市场。这也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海外市场就这么大,观众数量有限,一旦正面竞争,必然会影响德云社的整体布局。以曹云金现在的成熟心态,未必愿意再和师父争锋。
“做一家之主才知艰难”,曹云金这些年深有体会。带团队、管运营、还得演出赚钱,哪一样不靠真本事?
从离开德云社的愤然,到如今的沉稳前行,他或许已经慢慢理解了师父当年的不易。相声人之间的竞争不是坏事,但如果能在国内比拼,把海外留给德云社,也是一种成全。
归根结底,曹云金带队出国,不是为了吵吵闹闹,而是希望找到新的可能。他没有盲目上阵,也没有硬撑到底,而是选择了暂时退场。
这不是失败,而是智慧的选择。相声这门老艺术,讲究传承,也讲究人情世故。有人说他是“拱手让出市场”,也有人看到的是一种“知恩不争”的体面。
不论未来听云轩能否再度扬帆出海,至少曹云金已经展现了一个成熟演员、一个团队班主的风度。
至于师徒情深,哪怕再多误会,终究割不断。或许有一天,我们还能看到他们同台,再讲一段真正让人捧腹又动情的相声。
来源:痞子哥说娱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