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叱咤主持界的老大哥居然被一个实习生拉下马,被诬告七年的他如今只能回甘肃“种地”。
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常言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句话在前央视一哥朱军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叱咤主持界的老大哥居然被一个实习生拉下马,被诬告七年的他如今只能回甘肃“种地”。
断崖式衰老让他整个人疲态尽显,站在地里的他活像个老农民哪里还有昔日的意气风发?
三月底,甘肃民勤县举办了一场“压沙植树”的绿色公益活动。
在这次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昔日的央视主持人朱军。
距离当年的“职场性骚扰事件”已经过去7年了,穿着红马甲的朱军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一张脸已经老到让人不敢认了。
谁能想到这个站在镜头前的老头和几年前春晚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央视一哥是一个人呢?
他的脸上布满了沟壑,身姿也开始变得佝偻了。
蹲在沙地上的他丝毫没有明星架子,仿佛一个在田地里劳作多年的农民伯伯。
为了起到带头作用,他先是带领大家参观了博物馆和纪念馆,参观结束后便撸起袖子加入到植树大军当中。
挖坑、栽种、埋上土、浇点水,每个步骤他都亲力亲为,一边种地一边念念有词。
说出来的话依旧字正腔圆,但内容却不复从前那般宏大。
“填土要压实,否则树苗难以成活。”
向旁边人传授经验的他整个人宛若慈祥的老爷爷。
7年的沉寂早就将他身上的明星架子洗刷干净了,如今拿不起话筒的他挥起铁锹来也有模有样。
面对志愿者们的问题朱军也一直耐下性子来解答,虽然头发花白,疲态尽显,但他的体格子看起来还是很硬朗的。
忙前忙后依旧有精气神,慈祥的面容也令人见之可亲。整个活动过程中,朱军一直积极干活,没有片刻懈怠。
合照环节整个人朱军慈祥地竖起了大拇指,像一个退休的老干部,整个人有种岁月静好的安然模样。
性格温和的他很受欢迎,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不少人拿着手机和他合影。
面对年轻人的合影请求,朱军也来者不拒,整个人十分和蔼可亲。
面对父老乡亲,朱军也用家乡话和他们问好,面带沧桑的他整个人都变得接地气了起来。
除了他亲力亲为地“种地”外,朱军还大大方方地站在镜头前,积极呼吁更多人参加此次“请到民勤来种树”的活动。
朱军在宣传方面积极发挥余热,虽然如今的他号召力大不如前,但醉心公益的他也在尽心尽力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虽然他只拿到了一天“种地体验卡”,但他整个人也没有作秀和摆拍,一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态度令人十分动容。
但看见他如今的模样不得不感慨一句,岁月不饶人,谣言坑爹呀!
风光无限的主持人看到如今朱军“断崖式衰老”的模样,谁还记得他昔日的辉煌?
60年前,朱军出生在甘肃兰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在西北地区长大的朱军从小和五个兄弟姐妹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
而朱军的一生和他曾经主持的那档访谈节目的名字如出一辙,他的一生就是艺术的人生。
从小在演奏家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17岁入伍,几年的军旅生涯将他的意志锻炼得更加坚定,也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
凭借出色得演技,朱军成功进入了部队的宣传队,四年后,退伍的他直接考入了甘肃曲艺团,正式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这段舞台表演的经历为他今后的主持生涯夯实了坚定的基础,不仅塑造了稳健的台风,还让他有了扎根群众的经历。
后来他入职了甘肃电视台,成为了一名主持人。后来的他又被央视看中,成功进入了主持人的最向往的地方,成为了一名央视主持人。
从地方台到中央台,朱军靠着自己过硬的主持能力成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而尽管进入央视他也没有放弃进步。
经过几年时间的锤炼,31岁的朱军被台里看中,委以重任,让他站上了春晚的舞台。
当时的他凭借言之有物的内容和亲切不失风度的风格,成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而能够屡登春晚的舞台也证明了他不俗的实力,被台里看中的他如日中天。
慢慢站上了春晚主持的c位,成为了央视当之无愧的一哥。
除了深厚的主持功底外,他面对突发情况的素养也令人啧啧称奇。
当年春晚的“黑色三分钟”便被朱军机智化解,成功创造了一个“主持名场面”。
除了主持春晚的能力外,朱军的才华也在《艺术人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档央视的老牌综艺在朱军的主持下越办越好。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家,朱军一人千面,展现出了惊人的采访能力。
朱军能在短时间内以聊天的方式和嘉宾进行心灵的对话,讲出更多的故事给观众听。
而整个节目一点都不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横生,朱军能够和嘉宾产生灵魂上的共鸣,从而引发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而《艺术人生》对于观众来说也不止是一个访谈节目那么简单,在那间演播室中上演了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那些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克服困难、不断向前。
这就是朱军主持的特色,擅长共情和上价值,虽然经常被玩梗,但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主持能力。
除了工作上顺风顺水外,朱军在生活里也很得意。
不仅有个美丽的妻子,还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好。
这就是朱军的前半生,既平坦顺遂又足够辉煌。
但这样的艺术人生居然在后半辈子急转直下。
一个实习生用一篇声泪俱下的文章葬送了朱军的事业,令他从声名鹊起走到了声名狼藉。
被猥亵的女孩2018年,一名叫做弦子的女孩在互联网上发表一篇长文。
控告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对自己进行性骚扰。
这则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
被指控的朱军一时间陷入了万劫不复的舆论漩涡中无法自拔。
昔日的好名声荡然无存,不少不知内情的网友跟随弦子一起对他口诛笔伐。
这件事情在当年产生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这件事给朱军的事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不仅节目停播了,代言也都吹了。
好长一段时间,朱军的身影再没有出现在荧幕上。
尽管他秉持着清者自清的态度去与诬告者进行抗争。
但他一张嘴又怎么抵得过众口铄金。
更何况弦子的小作文写得有鼻子有眼,不仅控诉朱军隔着衣服猥亵她的事情,还将所谓证人都搬了出来。
她称当时参加节目的老艺术家阎维文可以为她作证。
尽管后续阎维文方站出来表示自己当天并没有在场,但依旧于事无补。
弦子用自己弱者的身份将朱军按得死死,尽管不断有证据证明朱军得清白。
但她依旧充耳不闻,一味以受害者的姿态轰动女权主义者揭竿而起。
在这场舆论的拉锯战中,有恃无恐的弦子始终占着上风。
尽管朱军怎么采取法律武器维权,但舆论的大旗却始终握在弦子的手里。
哪怕警方站出来表示并没有采集到指纹证明朱军猥亵她。
但她依旧能够到全国各地演讲,鼓吹自己和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敢。
也许因为弦子受害者的姿态摆得好,或者是朱军实在太有武德了这才令这场道德审判迟迟等不到结果。
而在2018到2022这四年间,朱军头上一直戴着“性骚扰实习生”的帽子,不仅销声匿迹,还人人喊打。
直到2022年8月,这场官司终于结束,法院以“证据不足,罪名不成立”宣告朱军方胜诉。
正义没有缺席,但它来得实在太迟太迟。
昔日的辉煌再也回不去了,四年的时间足够改变一个人。
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令朱军心力交瘁,人也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虽然沉冤昭雪,但再难登上央视的舞台,被迫退休的朱军也没有自怨自艾。
反而醉心书法,开始遨游在墨香之中,寄情于书画。
如今的朱军也有了新身份,能够为家乡做一点实事也令他十分开心。
虽然“断崖式衰老”的模样令人唏嘘不已,但从抖擞的精神中不难看出,他已经从那段阴霾中走出来了。
朱军曾在《艺术人生》中说过:“苦难不是财富,战胜苦难的过程才是财富。
他也用后半生践行了这句话的含义,虽然无妄的诬告葬送了他的一生,但他依旧努力战胜苦难,活出新的人生。
来源:法理学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