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盛中国:三婚娶小20岁日本钢琴家,离世后妻子回日本生活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0 11:49 1

摘要:10岁的他拉着莫扎特和舒伯特的曲子,播出后全国来信夸他天赋过人。

编辑:CJ

盛中国是个小提琴界的传奇人物,生于1941年的重庆,

带着一身才华走过77年人生。

他的一生既是琴弦上的旋律,也是生活的起伏。

z从小在艺术之家长大,后来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小提琴家,

再到经历三次婚姻,最终与日本钢琴家

濑田裕子携手到老,他的故事充满了色彩。

盛中国的原生家庭就是个音乐世家,

父母都是音乐界赫赫有名的教授和歌唱家,家里兄弟姐妹也多,

他作为老大,还有10个弟弟妹妹要照顾。

盛中国的父亲盛雪

父母对音乐的热爱深深影响了孩子们,

10个兄弟姐妹里,除了一个,其他都成了小提琴手。

这种家庭氛围在当时的中国很少见。

盛中国从小就得跟着父亲学习小提琴,经过刻苦的练习,

7岁时的盛中国就已经可以登台演出,

在南昌演出时,他甚至赢得了天才琴童的称号。

1948年南京解放前夕,一家人搬到江西南昌,

盛雪在当地文化部宣传队教琴,生活靠每月850斤小米支撑。

1950年,他们又去了长沙,盛中国和弟弟妹妹们每天埋头练琴。

1951年,全家搬到武汉,盛雪被派去农村支援土改,

盛中国一个人在家练琴,每天6小时,从不偷懒。

那年夏天,武汉电台找上门,录了他一个小时的节目,

10岁的他拉着莫扎特和舒伯特的曲子,播出后全国来信夸他天赋过人。

盛中国的求学路不算顺畅,但他的琴技却在颠沛中磨砺出来。

1953年,他跟着父母到了天津,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

父亲要求严格,每天放学4点回家,练琴到晚上10点,

夏天武汉热得像火炉,他拉琴一身汗,盛雪就拿毛巾给他擦。

1956年,他在天津拿了少年儿童小提琴比赛冠军,照片还登上了《人民音乐》杂志。

1958年,中央音乐学院搬到北京,

盛雪却因为教学理念不合被调到南京艺术学院,一家人又去了南京。

1960年,他19岁,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学院留学。

那几年,他在异国他乡苦练,琴艺突飞猛进,回国后进了中央乐团,

代表作《梁祝》《新疆之春》让他的名字传遍海内外。

他的演奏热情又细腻,像诗一样打动人心,影响了好几代乐迷。

或许是太过专注于音乐,

盛中国对处理感情方面的问题不是特别擅长,

整个人的感情史也都是磕磕绊绊的。

在苏联留学时,他结识了一位女指挥家,

寒冷的莫斯科却让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她叫做郑小瑛,比自己大整整一轮,甚至还有一个五岁的孩子,

两人的感情在那个年代显得有些惊世骇俗,

但是这也没拦住盛中国对郑小瑛的追求。

1964年,他们学成回国,盛中国在中央乐团拉琴,

郑小瑛在中央音乐学院教书。

1965年,她和盛中国结了婚,但家里人不看好,

觉得年龄差太大,郑小瑛还带着孩子。

当时的盛中国也才不过24岁,就要照顾36岁的妻子和10岁的继女,

他哪有这个经验,三人的新生活自然是过得很别扭。

1966年特殊年代来了,父亲盛雪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

盛中国在单位被排挤,郑小瑛也被下放到部队劳动。

两人都过得不好,联系少了,感情也淡了。

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们离了婚,没留下孩子,从此没了交集。

95岁时的郑小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1974年,盛中国已经33岁,

此时的他心里仍然很期待可以遇到一位心仪的人,

也是赶巧,一次偶然活动,一名文艺女青年和他打得火热。

两人干柴烈火之间,便已经决定要结婚一起过日子。

盛中国老师独奏唱片

到1976年,35岁的盛中国终于迎来的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女儿盛洁这位小天使来到了他的身边。

艺术家们对生活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老百姓们都知道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等琐碎事的堆积,这让他觉得跟想象不一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段婚姻也散了。

离婚后,女儿由两人一起养,盛中国常去看她,带点零食和玩具。

盛洁5岁时,他出钱让她学小提琴,虽然没天天在一起,但父女俩感情一直很好。

他忙着演出,生活还是围着琴转,可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两次不算成功的婚姻,让盛中国对感情失去了兴趣,自此更专心在音乐事业上。

到了1986年,已经45岁的盛正国,在音乐界算是赫赫有名的前辈了。

此时的他来到日本,参加一场演奏会,但是问题就出在了钢琴的伴奏人选还没找落。

经过经纪人介绍,他认识了濑田裕子,一个比他小20岁的日本女孩。

她1961年出生于东京,5岁学琴,6岁登台,从小就展现出不俗的音乐天赋。

但是此时的她也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

这让盛中国有点不放心,就让她试弹一首难曲子。

没想到几天练习下来,她的水平超出预期,盛中国拍板让她伴奏。

1987年,东京的演奏会大获成功,两人的配合天衣无缝,圈里圈外都夸他们搭得好。

她长得漂亮,性格温柔,演出后大家总说他俩般配。

盛中国起初对裕子只是简单的知己感觉,觉得两人像是伯牙与钟子期一般,

毕竟自己46岁,离过两次婚,还有个女儿,而濑田裕子才20多岁,

没结过婚,喜欢他的才华和风度,还特意学中文,半年就说得流利。

俩人就这么来回拉扯着,到了1989年终于正式恋爱。

自己整了这么一出老少恋,盛中国害怕女儿不接受,

赶紧先给她打了个预防针,带着裕子跟盛洁见面谈谈,

谁知道女儿跟裕子俩人一见面就相谈甚欢,他心里的疙瘩也揭开了。

濑田裕子的父母得知女儿找了个这么大岁数的女婿,

一开始肯定反对,觉得中国落后,可1994年来了北京一看,

城市比东京还热闹,才点了头。

那年6月,他们在东京办了婚礼,7月又在北京办了一次。

婚后的二人定居到了北京,

一起演出过日子,两人收入分得清,

夫妻二人都不去插手对方的收入,

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也陪着裕子回娘家串门。

濑田裕子不甘心只做伴奏,在他支持下开了钢琴独奏会,反响很好。

两人在艺术上互助,生活里也合拍,虽然差20岁,却很少吵架。

盛中国53岁结婚时不想再生孩子,濑田裕子尊重他,俩人就没要小孩。

晚年的盛中国特别热衷于慈善事业,他有很多把名贵的小提琴,

拍卖了不少把,所得的善款都捐给了助学晚会,他觉得音乐不只是给自己拉的。

直到2018年的9月,盛中国老师因心脏病的缘故,不幸去世,

77岁的他给自己人生的乐谱画上了最终的休止符。

妻子濑田裕子伤心坏了,回日本两年多才缓过来。

她50多岁还有人追,但她没再嫁,

每年回北京住一阵,参加演出,像是在怀念他。

盛中国和濑田裕子的婚姻不只是个人故事,还连起了中日两国的艺术交流。

他俩合作演出时,观众看到的是中日音乐的碰撞。

她学中文,他带她融入中国生活,这种融合在当时不多见。

他去世后,濑田裕子还在延续他的精神,回北京演出,用琴声讲他的故事。

盛中国的影响不只在琴技上,他教出的弟弟妹妹,他的《梁祝》,

还有他捐款的善举,都留在乐坛里。后来的小提琴手提起他,总会说这是个榜样。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濑田裕子、盛中国
北晚在线:《盛中国优雅了一辈子,除了小提琴,他还有这样接地气的一面》
新京报:《盛中国辞世:琴音化蝶成绝响》

来源:酒馆茶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