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的沈卓然刚刚结束一段感情,本以为和温柔的护士长连亦怜有一段情缘,没想到连亦怜温顺隐忍的背后隐藏着她对沈卓然房产的觊觎,最后以连进大闹寿宴这样一种不体面的方式粉碎了这一切美好。
沈卓然和聂娟娟的初次见面都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可以说是相亲界的“灾难现场”,但是充满了知识分子互相欣赏的仪式感。
当时的沈卓然刚刚结束一段感情,本以为和温柔的护士长连亦怜有一段情缘,没想到连亦怜温顺隐忍的背后隐藏着她对沈卓然房产的觊觎,最后以连进大闹寿宴这样一种不体面的方式粉碎了这一切美好。
所以当沈卓然的好友老苟为他介绍了一位退休的女科学家时,他的第一反应是退却,很担心重蹈覆辙,再度陷入现实利益的纠葛。
但沈卓然和聂娟娟的交往与其他相亲对象最大的区别就是,二人是真正的“柏拉图式恋爱”,他们取得的成就让他们早就脱离了基本的经济纠葛,和聂娟娟在一起,沈卓然真正体会到了老年爱情的另一种模式,那就是除了生活的的扶持,还有精神的共鸣。
原著中这样写道:老沈喜欢起聂娟娟来,没有柔情,没有肌肤的亲昵,连器官与第二性征的想象神游意淫也没有。
直到聂娟娟告诉自己患癌症晚期的身世,沈卓然眼中闪过的回避和震惊,才明白聂娟娟和沈卓然感情注定悲剧的原因。
聂娟娟是一位气质温和的高知女性,她和沈卓然的第一次见面本来以为是,没想到却因为一个昆曲唱段的发音,让两人从温和讨论逐渐演变成激烈争吵,硬生生把这次见面上演成一场学术论战。之后又互相转撰写文章互相驳斥,最后以沈卓然发现是自己错误而告终。
经此一事,沈卓然反而越来越欣赏起聂娟娟对学术的严谨认真,他们开始频繁的书信往来,每月高额的电话账单见证了他们聊天的默契,煮酒论茶,品萧谈诗,有一位能聊到一起的红颜知己也是人生幸事。
沈卓然曾在日记中写道:“与娟娟相处,如沐春风,不觉老之将至。”很形象的说明了精神契合的重要性,能够让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暮年生活。
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他们一定会终成眷属,谁能想到意外却在这时发生了。
聂娟娟突然和沈卓然坦白自己患癌的事实,且已经是晚期,沈卓然知道以后动摇了。
因为他的妻子就是因为患癌去世的,这直接勾起了沈卓然伤痛的回忆。
对于一个七旬老人来说,沈卓然最想要就是和爱人幸福安详的携手度过晚年,他不想再一次面对这种大喜大悲的生离死别。
所以聂娟娟的绝症成为她和沈卓然不能在一起的根本原因。
沈卓然害怕了、退却了,但这不是不喜欢,而是喜欢的不够深,沈卓然身上有着老年人的现实考量,他没有那种像年轻人一样不顾一切、不离不弃的资本,他已经经历过一次失去了,经不起第二次,孙宝琴有句话道出了现实:老伴老伴,你找来是为了安享晚年,而不是为了养老送终。
除了聂娟娟的绝症以外,影响两人在一起的最大根源其实是两人感情的不接地气。
首先,沈卓然并不是那种常见的无怨无悔付出的慈祥老人,他是有私心和自己谋划的。
他虽然享受和聂娟娟的之间的精神沟通,但是这份感情其实带着“报复”连亦怜的意图。
当初连亦怜就是因为房产问题无法沟通才和沈卓然闹崩的,这也在沈卓然心里种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我下一个找的女人一定不能出现这种经济纠葛,要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所以聂娟娟出现了。
沈卓然选择伴侣的条件是茫然的,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适合找什么样的,只是根据前一任的经验来作为第二任的判断标准。
与连亦怜的感情太现实,让他觉得自己被利用,但是他和聂娟娟之间的精神交流又太过不食烟火,虽然精神层面的交流也很美好,但是只靠文学、艺术和浪漫并不适合过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平凡日子。
就像孙宝琴说的那样“沈卓然离不开女人照顾”,再有默契的灵魂伴侣也不过一个能够实际照顾他的实际伴侣。
就像聂娟娟宁可自己强撑病情,默默离开,也不愿意开口让沈卓然陪着她,这种精神上的爱情一旦落地现实势必会让感情变质,所以聂娟娟也是在小心翼翼的维护这份纯粹的感情,不让他沾染世俗的尘气。
这样的感情显然不是沈卓然想要的那种生活状态,太现实的感情他无法接受,太纯粹的感情又缺乏滋味。
所以沈卓然和连亦怜成不了,和聂娟娟更成不了,有情并不能饮水饱,谁都想把日子过得如诗如画,但现实往往都是一地鸡毛。
来源:人间一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