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一名16岁的男孩于行健,用跳楼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父亲也在事后发文,向网友们解释了原因。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你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世界容不下你,而你也无法包容这个世界。”
4月1日,一名16岁的男孩于行健,用跳楼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父亲也在事后发文,向网友们解释了原因。
2009年,于行健出生于沈阳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他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一家人左思右想,最后给他取了“行健”这个名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于行健的父母对他寄予了怎样的厚望。
而于行健也并未让家人失望,他宛如天选之子一般,小小年纪就展露出聪慧敏捷的特点,父母见状,便更加用心的培养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于行健在信息学方面的天赋愈加明显,父母便将他送到了东北育才学校,尽可能的给他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
来到这里之后,于行健如鱼得水一般,接触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虽然有天赋加持,但于行健依旧刻苦努力,很快他在就东北育才学校展露了头角,成为了学校里人人敬佩的信息学天才。
2022年,13岁的于行健参加了辽宁省举办的信息学奥赛,并且取得了第三名的优秀成绩,自此于行健就在信息学领域里声名鹊起了。
此后,于行健开始频繁的参加各项比赛,并且都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成绩,高二那年,他以全省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进入了省队。
此时的于行健只有15岁,别人还在疯跑疯玩的年纪,于行健已经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他的未来自然是无可限量的。
可就在大家以为,这是于行健美好人生的开始之际,悲剧也在一步步酝酿着,2025年3月,辽宁省队最新的入选名单公布了。
大家惊讶地发现,一直名列前茅的于行健,名次竟然一落千丈,到了垫底的位置,最终他自然是落选了。
名单发布仅仅几天之后,难以接受这个结果的于行健,站在了楼顶,没有人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
也许是充斥在自己短暂人生中无休止的掌声与夸赞,也许是竞赛失利后,同学们同情而惊讶的眼神,亦或者,是辛苦供养自己读书的父母。
短短几分钟后,于行健一跃而下,他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地停留在花一样的年纪,徒留父母撕心裂肺的呼唤他的名字。
事后,于行健的父亲发布了长文追悼儿子,同时也向网友们讲述了于行健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最终会走上绝路的原因。
父亲坦言,他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成为于行健的父亲,他的聪慧、勤学,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可是从很早的时候,父亲就发现于行健的性格十分古怪,也许是过高的智商,让他对所有人都不屑一顾,所以他总是表现得十分孤傲。
对此,父母总是一再忍让,父亲因为在外工作,和于行健的接触少,所以父子之间并没有爆发过多大的矛盾。
可是每天照顾于行健起居日常的母亲,就成了于行健的出气筒,每当有解不开的难题,或者压力变大的时候,于行健都会对着母亲恶语相向。
母亲一次次的沉默和退让,让于行健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父亲有心教育于行健,可最终还是因为体谅他学业繁重而作罢。
也许是父母越来越小心翼翼的态度,终于惊醒了于行健,他开始懂事了起来,不再胡乱发脾气,不再对着母亲口出恶言。
对于于行健的转变,父母自然是喜不自胜,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情况不对,因为于行健的处事态度越来越消极,甚至开始暗示父母,自己想要离开这个世界。
天妒英才信息学奥赛考试失利之后,于行健的情绪变得更加低迷,父母也整天忧心忡忡,可是他们并不理解天才的世界和内心想法,两人的安慰根本无法打动于行健。
4月1日这天,于行健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与世界的牵绊,可无论他走得多么潇洒,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天才少年还是喊出了那一句:妈妈,我好疼,救救我……
于行健最后留下的这句遗言,就像一颗钉子一般,牢牢扎在了父母的心里,于行健的母亲几度哭到晕厥,但还是无法挽回儿子的生命。
父亲在悼文中表示,于行健曾多次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不属于自己,他想要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如今于行健离开了,父母也只能含泪安慰自己,他去寻找属于他的世界了,有朝一日,于行健一定会回来告诉他们,他找到自己渴望已久的归宿了。
4月5日,于行健坠楼去世的讣告正式发出,很多网友也因此得知了此事,看到于行健年仅16岁,大家纷纷留言表达惋惜之情。
有网友留言称,信息学奥赛与其他学科的竞赛不同,除了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出众的能力之外,赛场上的发挥也很重要。
于行健能够连续几年取得优异成绩,足以说明他的实力没有问题,最近这次考试失利,很可能是临场发挥失误,就这样放弃生命实在是可惜。
一名信息学竞赛的教练发文自省,直言作为相关赛事的教练,他们不但应该引导孩子们勤奋钻研,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有网友指出,除了教练之外,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不要一味的望子成龙,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很快,这个话题就引来了无数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于行健父亲的千字长文虽然很打动人,但细想之后不难发现,父母给了于行健很大的压力。
从小,父母就给于行健灌输自己是“神童”的思想,长大后引导他进入信息学赛道,将他青春期的躁动归咎于“魔童”降世。
如今,于行健已经离开了,可还有无数个“于行健”正在咬牙前行,希望他们在努力前进的道路上,不要走上于行健的岔路。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完——
文|月月
审核|蜉蝣
信源:中华网 2025-04-09 10:21:09《天才奥赛选手于行健坠楼去世 16岁少年的悲剧引发深思》
来源:远川Tal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