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剧号称兼具“《红楼梦》的古典美感和《知否》的宅斗张力”,开播首周播放量破5亿,云合指数登顶,豆瓣评分6.8。
30集古偶剧《雁回时》今晚收官,所有“坏人”将会在今晚集体下线。
这部剧号称兼具“《红楼梦》的古典美感和《知否》的宅斗张力”,开播首周播放量破5亿,云合指数登顶,豆瓣评分6.8。
图源豆瓣
从《贵女》改名《雁回时》,然后空降空降裸播,这部剧就注定会招来非议。
我该怎么说这部剧呢,说该剧在“暗黑基因”的“粉饰”下,透出的却是阴森的味道,底色更是充满悲凉?
可该剧却通过极端化的戏剧冲突,撕开了封建伦理的“伪善外皮”,以近乎癫狂的叙事节奏和全员恶人的设定,完成了对传统权力结构与道德秩序的深度解构。
好中有差,粗中带细,这样评价比较中肯吧?
一起聊聊吧,聊一聊“当一部剧兼具多种极致,观众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剧组用《红楼梦》的匠心,率先征服了我的眼睛!
必须承认,《雁回时》的视觉团队值得加鸡腿。
剧中庄家大宅的园林造景,青瓦白墙间透出《红楼梦》的江南雅韵。
尤其在陈都灵饰演的庄寒雁,以一袭素衣立于雪中出镜时,宛如从87版黛玉葬花的画面中拓印而来。
就连反派姨娘的出场,都刻意模仿了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经典设计。
然而,美则美矣,美学越是精致,叙事的苍白就越刺眼。
庄寒雁的复仇主线,本该是“黑莲花女主手撕封建礼教”的爽剧模板,却硬生生被拍成了“剧本杀式宅斗”。
姨娘下毒必用鹤顶红,庶妹陷害必扯头发扇巴掌。
当观众期待《知否》里明兰与林小娘那种“笑里藏刀”的心理博弈时,《雁回时》直接甩出一段BGM轰鸣的泼妇骂街戏码,把权谋拍成村妇掐架。
这就好比用景德镇官窑烧了个泡面碗,手艺是真讲究,可惜装的内容配不上这容器。
我们再从人物设定方面,聊一聊剧情吧!
1. 庄寒雁(陈都灵 饰)
身世之谜:表面是庄家嫡女,实为东侯王遗孤。
出生时被诬为“赤脚鬼”,导致祖父暴毙、母亲阮惜文双腿残疾,后被弃养至澹州,饱受虐待。
复仇主线:为救家族与母亲,多次击鼓鸣冤,展现“美强惨”人设。
最终揭露庄仕洋罪行,但母亲阮惜文仍被杀害,亲情转瞬即逝。
争议情节:接受傅云夕截留的赃款,被观众类比为“古代曲婉婷”。
2. 傅云夕(辛云来 饰)
复杂人设:大理寺少卿,身中剧毒且为朝廷“棋子”。
表面冷漠,实则暗中保护庄寒雁,因需为家族寻找“烈女”主母而选择她。
情感线:与庄寒雁从合作到隐晦爱慕,但始终未表露深情。结局中毒身亡,暗示死于烟花场景中。
争议行为:贪污赃款留给庄寒雁,被批“不完美但真实”。
3. 庄仕洋(反派核心)
恶行累累:杀父夺权、毒杀发妻、陷害女儿庄寒雁顶罪,甚至将家族成员皆视为棋子。表面伪善,实为“癫公”,剧里最恶的就是他。
结局:被周如音手刃,庄寒雁将其与魏夫人锁于庄府,任其自相残杀。
4. 周如音(庄家姨娘)
从敌对到同盟:前期多次构陷庄寒雁,后被庄仕洋算计险遭活埋,与庄寒雁联手反杀,提供关键证据。
5. 庄语山(庄家二小姐)
觉醒之路:被迫嫁入齐王府,受尽虐待后反抗逃脱。与庄寒雁从仇敌到短暂和解,最终骑马奔向自由。
以上五位人物,代表五种不同思想,又释放五种不同人性,就由他们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剧情,一起读懂《雁回时》。
文章开篇我提到过六个关键词:暗黑、阴森、悲凉、封建伦理、传统权力、道德秩序。
这六个关键词贯穿全剧,导演用他独特的视觉和剧情呈现力,把它们完美串联在一起,用极端的剧情张力狠狠的批判了一番传统世界观。
1.权力异化下的集体疯魔
剧中没有一个无辜的人!
庄仕洋杀父弑妻、傅云夕以“棋子”自居却沦为棋局操盘手、庄寒雁以复仇之名行灰色交易、周如音从受害者转为施害者……
每个角色都在权力倾轧中走向极端,形成“恶的闭环”。
这种全员恶人的设定,实则是对封建宗法制度吞噬人性的隐喻:当生存成为零和游戏,道德不过是强者规训弱者的工具。
2.荒诞仪式中的权力狂欢
剧中多次出现“击鼓鸣冤”、“祠堂审判”等传统礼教场景,但庄寒雁的诉状成了权谋筹码,庄家祠堂成了杀人密室。
这些原本象征“正义”与“秩序”的符号,被血腥与阴谋填满,解构了封建伦理的神圣性。
3.伪善礼教下的欲望暗涌
傅云夕与庄寒雁的“姐夫与小姨子”关系,打破了古偶剧常见的“双洁”人设。
他们的情感始终裹挟着利益交换与伦理禁忌,甚至死亡结局都带有殉道意味:烟花下的毒发身亡,既是爱情绝唱,更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控诉。
从阮惜文被毒害致残、庄语山被迫“缠足”嫁入齐王府,到魏夫人用“贞洁”绑架家族女性,剧中女性始终是礼教献祭的羔羊。
而庄寒雁接受赃款、周如音弑夫等“不完美”行为,恰恰戳破了“烈女”“贤妇”等道德神话。
3.封建余毒的现代性凝视
剧中看似夸张的“吃人”情节(活埋姨娘、献祭嫡女),实则是封建父权制的极端化呈现。
庄家宅院如同微型社会,权力更迭中的血腥法则,与当下职场倾轧、原生家庭创伤等议题形成隐秘共振,让观众在古装外壳下照见现实阴影。
即便在极致黑暗中,剧作仍埋藏反抗基因:庄语山骑马逃离夫家时撕裂的裙摆,象征对性别规训的突破。
庄寒雁最终选择守寡而非殉节,暗示旧秩序崩坏前的新生可能。
这种“黑暗中的裂隙”,恰是主创对历史循环的深刻反思,也是绝望中的微弱火光。
《雁回时》的热度证明:当下观众对古偶的宽容度,早已超越艺术标准。
只要画面够美、节奏够快、狗血够猛,演技?
不重要!
但值得深思的是:当资本发现“敷衍也能赚钱”,谁还会认真打磨演技?
当“嫡庶梗”成为流量密码,谁还敢挑战创新?
《雁回时》,我给7分。
来源:前前浅浅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