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日入过万,月流水过亿,难怪人人想参与,刘晓庆说的果然没错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8 15:59 1

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短剧越来越受欢迎,更有明星加盟。

与此同时,短剧的收入也格外惹人震惊。

而刘晓庆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果然没错。

01

这年头打开短视频平台,总能看到些似曾相识的面孔。

近年来,短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影视市场,顶流明星更是集体“下凡”。

周星驰去年在抖音发了一条竖屏短视频,评论区炸了。

紧接着他官宣要进军竖屏喜剧。

短剧不再是网红的专属领域,各个实力派明星纷纷入局。

这年头,连星爷都下场玩短剧,谁还敢说这是草台班子?

去年周星驰的《大话·大话西游》,更是唤醒了不少人青春的记忆。

短小而又精悍,而短剧行业也正经历从“土味爽剧”到精品化的蜕变。

由杨蓉主演的《二十九》更是打破“原配斗小三”套路。

可以说,短剧的受众群体正不断扩大,上到80,下到18,几乎一应包揽。

前不久,刘晓庆出演的短剧上线,一开局就拿到了9.4的高分。

对于刘晓庆的出演,人们早已不感到意外。

要知道她还曾放话,一口气拍个10部短剧的,一下子演个够。

由此可见,明星和短剧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

当59岁的李若彤穿着职业套装在《午后玫瑰》里“大杀四方”。

观众更是惊愕不已,这还是那个超凡脱俗的“小龙女”吗?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就连退休公务员也加入其中。

去年四月,远在新疆的一位退休公务员,跨越数千里来到了浙江横店。

身为“新手”的他,因为自身的气质,大多出演“家主”、“父亲”等角色。

一天的收入最高可达一千,而他刚入行。就已经拍了十几部了。

明星、退休公务员的参与足以侧面验证了,短剧这个行业到底有多火爆。

而且眼看这位新晋演员,一天的片酬就有这么多。

这不禁让人好奇,那些知名演员的收入又是怎样呢?

02

实际上,短剧还真不能小瞧了,现在短剧这个形式早已成功“出海”。

“霸总”、“恶婆婆”等,那剧情真的是要多熟悉,有多熟悉,

但这照旧“硬控”了不少海外观众。

而近期,《无线超越班3》录制现场,短剧演员柯淳的爆料引发全场哗然。

在节目中,向华强问他拍短剧片酬有多少。

柯淳表示,在短剧行业内,片酬是按日计算的,而他现在日薪能达到2万。

虽然他还没有以这个价接过短剧,但估计指日可待。

而且他早已凭借不少短剧,跻身成为短剧界“四大顶流”之一。

在短剧行业,哪怕你前期的片酬不高。

但只要你有拍出一部爆剧,身价更是分分钟上涨。

仅去年,那些所谓的“头部短剧演员”,最高的片酬就达到了一天三到五万。

但短剧制作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样令人惊叹。

北京点众科技堪称典型代表,其公司出品的部分短剧,仅上线当天,充值就高达2000万。

而他们在春节期间,是真的踩在了短剧的风头上。

凭《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和《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这两部剧,充值就已过亿。

从前年底开始,该公司所出品的短剧,频繁出现在短剧热播榜内。

其公司高管表示,早在2023年9月,公司单短剧的充值收入就已经超过了2亿。

再加上网文部分,该公司一个月进账早已稳定在了4亿左右。

此消息一出,瞬间登顶热搜,很难想象,短剧竟然这么挣钱。

起初,许多网友不愿相信,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评论区晒出,自己花费近50,去看短剧。

不过关于这个收入,当事公司很快出来回应。

对于每月的进账,并非是纯利润,能做出爆剧还是在少数。

而他们的毛利率也只有10%,再加上他们也有投资海外,也曾处在亏损状态。

该公司老总的这一番话,也给不少人泼了凉水,让他们冷静了下来。

毕竟做生意还是不要太盲目,不能被眼前的锦绣迷惑。

同时也要注意到,背后下的功夫,任何一个行业,有赚钱的也有不赚钱的,投资还需谨慎。

就在近日,刘晓庆出演的那部短剧制片人在采访的时候也谈到了收入问题。

03

近期,刘晓庆短剧制片人刘奕均在采访中提到,很是佩服刘晓庆有勇气进入短剧行业。

在他看来,短剧可以是众多明星的另一个赛道,就像此前的直播带货。

谈到短剧的赚钱逻辑,刘奕均直言,与影视剧相比,短剧的回报率比较高。

投资相比来说少很多如果投资个50万的话,分成可能就能达到百万。

而且因为社会的节奏变快,越来越多的人看起了短剧,花费个几分钟就能看一集。

有业内人士称,拍摄一部短剧成本要是在200万左右,这已经是行业的天花板了。

更重要的是,短剧的火爆,有很大几率是看剧本的。

也因此,在成本中,编剧占比较高。

一部爆款短剧的编剧收入,能够达到一两百万。

就像刘晓庆此前所说“现在短剧是最时尚的!”这番话一点也没错。

从刘晓庆“拍10部短剧”的宣言,到李若彤“59岁正是闯的年纪”的豪情。

短剧已不仅是造富工具,更是内容创新的试验田。

短剧早以“短平快”的节奏、精准的用户洞察和低门槛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狂欢中,短剧的未来,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

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参与其中。

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21世纪商业评论】【哈尔滨日报】【鲁中晨报】【凤凰周刊】【新闻晨报】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来源:历史萌萌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