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后亦有消息显示,他身患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且并发肝功能衰竭,生命曾一度岌岌可危。
文|坐看云起时
编辑|坐看云起时
近日曾以一首《三国恋》唱响南北两岸的歌手TANK吕建忠以另外一种方式重回大众视野。
早年间他金曲不断、风靡全国,一时风光无两。
但自从他查出遗传性心脏病后便逐渐隐匿在大众视野之外。
之后亦有消息显示,他身患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且并发肝功能衰竭,生命曾一度岌岌可危。
昨日浙大二院传来消息,TANK吕建忠在浙大二院成功接受了亚洲首例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肝功能衰竭的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并且已经于4月7日康复出院。
从年少成名、不幸患病、生命垂危,一路碾转,直至如今的浴火重生,
TANK吕建忠的人生经历更像是一部生命启示录,向我们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歌手TANK吕建忠的成长历程,恰似一部与遗传性心脏病顽强抗争的血泪史。
1982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东县的他,自2003年踏入乐坛后,凭借《三国恋》《千年泪》《专属天使》等作品迅速走红,成为华语乐坛的“创作才子”。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于2007年,当时他正值事业的巅峰期——
在唱片宣传期间,他突发心脏病,旋即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最终靠着植入心脏除颤器才险险保住性命。
医生警告道:
即便手术成功,他也需终身避免剧烈运动,甚至连“大声唱歌都可能危及生命”。
植入心脏除颤器后,TANK吕建忠的生活被彻底改变。
他需定期监测心律,避免情绪波动,
并且要按时、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即便如此,疾病的魔爪似乎仍然不打算放过这个可怜的男人。
自2010年起,他多次因心律不齐入院,心脏功能逐渐衰退,甚至出现心源性水肿。
医学数据显示,约15%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会因心脏衰竭引发肝损伤,
而TANK吕建忠后来的病情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统计数据。
更令人唏嘘的是,TANK吕建忠的家族似乎始终笼罩在一片遗传性心脏病的阴霾之下。
2006年,他的姐姐于熟睡之际,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离世。
数月之后,阿姨亦因相同的病症溘然离世。
这种遗传性心脏病具有心肌异常增厚的特征,
心脏泵血功能受损,猝死风险极高,并且常常伴有多器官并发症。
接连失去至亲的打击,再加上自身病情的反复无常,TANK吕建忠被迫暂别舞台,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求医之路。
而且疾病不仅摧残着TANK吕建忠的身体,更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为缅怀猝然辞世的姐姐,他创作了《如果我变成回忆》。
歌词中“若有人问起,就说我曾用力呼吸”成为无数听众的泪点。
2022年5月,TANK吕建忠在社交媒体发布长文,宣告复出。
他坦言,复出动力源于女儿与音乐梦想,但病情却并未因此让步。
在2024年的一次采访里,他透露自己由于心脏衰竭引发胸腔积水,每日得服用大量利尿剂,体重也因此骤降到57公斤。
其面容憔悴,身材消瘦,这一状况引发众多粉丝的担忧。
不久后TANK吕建忠因心脏功能恶化导致肝脏衰竭,被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他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二、手术成功TANK吕建忠的“心肝联合移植”手术,不仅是医学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场生命接力的合作。
这场手术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善意与智慧,也让普通人看到现代医学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全球范围之内,肥厚型心肌病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的病例极为罕见。
这种手术的难度有多高?
简单来说,全球做过类似手术的医院不到十家,患者术后一年的存活率只有约六成左右。
但TANK吕建忠选择了放手一搏:“我想看着女儿长大,想再给世界多写几首歌。”
浙大二院专家指出,TANK吕建忠病情的特殊之处在于:
心脏发生病变时,可致使肝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引发“淤血性肝硬化”。
而肝脏功能衰竭又加剧了心脏代谢负担,形成“心肝互损”的死亡闭环。
传统的单一器官移植方案全然无力破解此困局,唯有施行心肝联合移植方有望根治。
2024年3月,TANK吕建忠转至浙大二院就医。
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医院最终决定挑战亚洲首例“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
全球仅有寥寥无几的医疗中心具备执行此项技术的能力。
此外这场手术不仅技术风险极高,而且要想找到合适的心肝器官,其难度相当于连中两次彩票大奖。
心脏和肝脏必须来自同一捐献者,血型要匹配,大小要合适,运输时间更是要精确到分钟。
但是上天终于舍得为TANK吕建忠打开了一扇窗户。
有一位因颅脑损伤而脑死亡的捐献者,无私地捐出了自己宝贵的心、肝器官。
在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教授所领衔的移植团队齐心协力之下,手术历经12小时,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在医护团队的精准管理下,他逐步脱离危险,最终于2025年4月7日康复出院。
这场手术不仅挽救了TANK吕建忠的生命,更创造了亚洲医学史的新纪录。
三、生命真谛TANK吕建忠的重生,不仅是医学奇迹的胜利,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启示。
当歌手TANK吕建忠在手术室躺下时,他面对的不仅是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的技术挑战,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终极拷问。
从确诊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到接受双器官移植,他用20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向死而生的生命长征。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在于医学技术的突破,更在于个体如何在绝境中重新领悟生命的真谛。
2007年,25岁的Tank在事业巅峰期被诊断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这种先天性疾病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让他的心脏骤停。
医生给出的建议近乎残酷:“避免剧烈运动,控制情绪波动,随时准备心脏移植。”
但TANK吕建忠却选择了最激烈的对抗方式。
手术之前,TANK吕建忠曾挥笔写下:“若此为最后一战,我当为家人再奋力一搏。”
并持续在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等地完成巡演。
甚至因担心“再无机会”而连夜创作10首曲目。
这种“向死而生”的信念,让他能够多次在鬼门关边缘抢回一线生机,
而且他即便是在术后恢复期也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此外面对器官移植的漫长等待,TANK吕建忠也展现出了惊人的理性与克制。
他拒绝使用非法医疗渠道获取的器官,手术成功后也多次公开感谢器官捐献者。
“我的生命沙漏倒转了,我会为他而活”。
这种感恩背后,是中国器官捐献体系的进步——
如今公众意识的逐步提升,每一例成功移植案例都凝聚着社会文明的温度。
这种事关性命的理智选择也重新定义了“自私”与“无私”的边界。
TANK吕建忠的生命故事,始于家族性遗传病的残酷,但是却终于医学与人性的光辉。
他的重生,不单单是个人命运的反转,更昭示了生命的深层真谛。
在绝境中保持希望,在获救后传递善意,在生命与噩梦的交织中寻找永恒的价值。
正如他在新歌中所唱:“伤痕是光的入口,心跳是最美的节奏。”
TANK吕建忠走遍千山万水,终是打赢了这场跨越生死的战役,我们也期待他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消息来源:
1.吕中晨报:今天出院!知名男歌手发文,因身体原因“一度生命衰竭”!此前两位家人均因同种病去世
2.扬子晚报:心脏衰竭一度生命垂危的歌手吕建忠报平安:我的生命沙漏倒转了
来源:峰哥正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