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爱情》里,江德福任松山岛守备区主官至离休,正师级终未圆将军梦。
《父母爱情》里,江德福任松山岛守备区主官至离休,正师级终未圆将军梦。
他与安杰、德华共育子女成人,情感真挚动人。
作为军迷,我深感老一辈守岛人的艰辛不易。
《父母爱情》剧照展示,图中场景生动再现剧情,保持原剧风格,细节精准,人物表情丰富,完美呈现角色性格与情感。
淡水稀缺,江德福所在海岛四周皆海,淡水需舰船补给。
补给中断时,岛民与驻军常饮雨水。
如此艰苦环境,江德福坚守数十年。
《父母爱情》有原型,剧中江德福、安杰基于作者刘静父母刘兆贵、马国文在长山列岛的经历。
剧情显示,松山岛守备区离青岛不远,属内长山要塞区。
《父母爱情》剧照展示了江德福与安杰的形象,两人神情各异,却透露出深深的情感纽带,画面温馨,完美诠释了该剧的主题。
本文聚焦守备区定义,即主阵地-哨位-,负责设防与坚守。
我国古代有类似编制,如清朝虎门炮台。
民国时期,国军第7战区亦编有海陆丰、广阳等守备区。
建国初,我军针对海防形势设守备区,编入要塞区。
1958年4月,原南京军区第22军改编为舟嵊要塞区,辖多守备区。
《父母爱情》中的松山岛守备区即成立于此时。
舟嵊要塞区推出了相关纪念品,这些纪念品旨在纪念该区域的历史与文化,设计精美且富有意义,让收藏者能够深入了解并铭记舟嵊要塞区的独特魅力。
要准确理解守备区的内涵,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其定义,二是其功能,三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守备区分为陆防与海防,两者任务性质相近。
我军守备区分为海防、陆防,《父母爱情》展现海防。
《军歌嘹亮》中的白山守备区属陆防,与边境线要点一致,筑有工事,确保设防坚守。
高大上多年主政白山,时刻忧心边境。
王铁山擅自调整大风口边防阵地部署,将一排兵力减至一班。
高大山批评并撤其连长职,彰显守备区无小事。
江德福与高大山使命相同,皆誓守国门。
《父母爱情》中,江德福的剧照展现了角色风采。
照片中的他,神情自然,衣着贴合时代,完美诠释了剧中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父母爱情》多展现家庭琐事,未充分体现江德福军事素养。
他作为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经海军炮校深造,但剧中对其防御部署和实战演习描绘甚少,实为遗憾。
守备区的级别多样,并非固定为正师级,亦存在正军级的情况。
守备区级别不一,赤峰守备区为正军级,1981年11月成立,军政主官为王秀法、张春榆,辖守备4、11、12师,执行正军级权限,属沈阳军区,区别于师级要塞区建制。
沈阳军区赤峰守备区昔日照片展示,保持了原有的风貌,画面清晰,展现了该守备区的历史瞬间,用词精准,记录了军事防御的重要节点。
1985年9月,第68军撤编并入赤峰守备区。
1992年9月,赤峰守备区撤编,标志第68军退出历史。
此时正值我军守备区、守备师集中撤编期,此后,守备区、要塞区成为军史稀有-活化石-。
守备区与要塞区的角色并非固定,存在名称互换的现象。
《父母爱情》中守备区、要塞区名称未变。
但军史上,两者角色常互换,令人困惑。
例如,榆林守备区曾变要塞区,连云港要塞区也曾改为守备区。
在众多守备部队里,外长山要塞区最具典型性,其防御地位显著。
1956年6月,辽东要塞师的番号经历调整,变更为守备第1师。
1961年2月,守备第1师经历扩编后,其级别提升,更名为外长山要塞区。
1982年12月,外长山要塞区恢复师级建制,并被缩编为外长山守备师。
1992年10月,外长山守备师名称再次变更,改为外长山要塞区。
外长山要塞区40年内四易其名,显示守备区与要塞区性质相近。
《父母爱情》中的内长山要塞区亦频繁更名于-守备-与-要塞-间,表明剧中番号设计细节不够严谨。
举报-反馈
来源:直爽百香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