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演员李现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打鸟作业”,被生态环境部点赞。
近日,演员李现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打鸟作业”,被生态环境部点赞。
你知道啥是“打鸟”吗?“打鸟老法师”又是啥意思?
啥是“打鸟”?
啥是“打鸟老法师”?
“打鸟”是摄影圈里一个常见的行话或戏称,主要指 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拍摄时需精准对焦和耐心等待。因为拍摄对应的英文单词是shoot,感觉是在“打”一样。
“公园打鸟老法师”则是指 在公园里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鸟类的资深摄影爱好者。
“打鸟”绝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伤害鸟类,绝大多数拍鸟的摄影师都是自然爱好者,非常喜欢鸟类。
“打鸟”是装备竞赛?
李现融入玉渊潭公园“打鸟”团,被网友调侃“装备不如大爷的好”。
“打鸟”必须得“长枪短炮”吗?没有高级的装备能不能去拍?
资深自然摄影师徐可意表示,初级入门者万元左右可以拥有一套观鸟或者拍鸟设备,就算没有高级的装备,大家依然可以去一些城市公园,记录鸟类迁徙的过程,或它们的形态。
“打鸟”的基础源于爱和尊重。是否真正爱鸟不在于镜头是否昂贵、技术是否精湛,只要有对自然的热爱,有一份好奇心,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拍鸟人或者观鸟爱好者。
如何文明“打鸟”?
如果对鸟类拍摄产生好奇,可以这样做👇
■ 观鸟
观察鸟类,需要一个便携望远镜。如果是观察平常的林鸟,就用双筒望远镜,如果观察飞得很远的鸟类,如去野鸭湖观察水鸟,就用高倍单筒望远镜。
■ 记录观察到的鸟类
观察记录当天看到了哪些鸟种,需要一个记录本和一本鸟类图鉴。
■ 拍鸟
需要相机、镜头、三脚架等。建议初学者,一般情况下手持,可增加拍摄的灵活性。拍鸟要去户外,可以戴个帽子、背个背包。
“打鸟”要注意↓↓↓
■ 保持距离,避免干扰
观鸟及拍摄野生鸟类时应注意与鸟类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大声喧哗、追逐鸟类和使用闪光灯等行为,以免对鸟类的正常活动造成干扰。
■ 抵制“诱拍”“棚拍”行为
应去观察和记录在自然环境中的鸟类,各种形式的“诱拍”和“棚拍”行为会增加鸟类意外伤亡的风险,投喂食物可能导致鸟类改变自然迁徙规律、居留习性和集群行为,威胁鸟类的生命安全。
■ 不做干扰鸟类正常繁殖的行为
不要破坏鸟巢、暴露巢址的拍摄和观察,在鸟类繁殖期要注意远离鸟巢及雏鸟所在区域,防止对鸟类繁殖行为造成严重干扰。
■ 不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打鸟”
选择合适的观鸟地点,遵守公园、保护区等场所的管理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禁止破坏树木、花卉等行为,不乱丢垃圾,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观鸟和拍摄鸟类时要注意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前往其他地区观鸟和拍摄时,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做一个文明礼貌的观鸟人。
来源丨央视新闻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