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史依弘:和李诚儒离婚要感谢他儿子,离异18年仍单身?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7 17:00 1

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一盏笔记

编辑|一盏笔记

“你怎么看上我爸的?他配不上你。”

婚礼现场,李诚儒的儿子李大海说了这样一句话。

却万万没想到,多年后竟然一语成谶。

史依弘,无疑是京剧星空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

戏曲事业和成就难以被超越,但她的婚姻爱情,却一塌糊涂。

1

史依弘出生在上海,家境算不得富裕,却也不怎么普通。

父亲是军人,母亲则在上海体育馆工作。

家中没有一个人从事艺术相关,却偏偏养出了一个京剧的好苗子。

1982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上海戏曲学校来招生了。

这消息就像一束光照进了史依弘的世界。

当时年仅10岁的她,怀揣着对戏曲的好奇,毅然决定报考,一头扎进了京剧的大门。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考试,那年报考的孩子多达3000人,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在考场上,她劈叉、蹬腿、翻跟头,一招一式都做得有板有眼。

扎实的基本功一下子就吸引了评委老师的目光。

史依弘就这样脱颖而出,顺利被上海戏曲学校录取,开启了她的京剧求学之路。

进入戏校后,史依弘就像一颗努力扎根的种子,开始了艰苦而充实的学习生涯。

她最初,跟着被誉为“中国第一女武旦”的京剧名家张美娟老师学习武旦。

张美娟老师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在她的教导下,史依弘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基本功训练。

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伤痛也时常伴随着她,可她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

史依弘的武旦技艺日益精湛,她也在戏校里崭露头角,成了大家眼中的“潜力股”。

终于,机会来了。

1986年,上海电视台主办了“戏曲武功艺术比赛”。

年仅14岁的史依弘决定凭借《挡马》参赛。

小小年纪便过五关斩六将,一举拿下比赛二等奖。

随着史依弘在武旦领域崭露头角,她的艺术之路却迎来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与升华。

老师张美娟深知史依弘在京剧上的潜力。

不想让她仅仅局限于武旦这一行当,更不想让她的嗓音成为发展的阻碍。

于是,她将史依弘引荐给了戏曲声乐专家卢文勤老师。

卢文勤老师可不得了,20岁便成为了梅兰芳的琴师,对梅派唱腔也深谙其道。

而史依弘这一学,就是十年之久。

2

从武旦到梅派青衣,史依弘的十几年没有一日荒废。

1994年,对于22岁的史依弘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也是她艺术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她凭借《扈三娘与王英》这部剧目,开启了自己的荣誉之旅。

斩获“梅花奖”,拿下“白玉兰”,还被推选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

史依弘在京剧界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她的艺术之路宽广无比。

却奈何,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史依弘,感情生活却并不如意。

尤其是她和李诚儒的那段婚姻,至今仍会被人时常提起。

1996年,史依弘前往北京深造,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她结识了比自己大18岁的李诚儒。

彼时的李诚儒,不仅是影视圈的知名演员,在商界也颇有建树,更是一位资深的京剧迷。

初次见面,李诚儒就被史依弘的独特气质深深吸引,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京剧名角特有的韵味。

但起初,史依弘对他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只当是个普通戏迷。

然而,李诚儒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此后,只要史依弘有演出,李诚儒必定会出现在观众席中,为她加油喝彩。

演出结束后,他还会送上精心准备的百合花。

那一束束洁白的百合,如同他纯粹的爱意,渐渐打动了史依弘的心。

在相处中,史依弘发现李诚儒虽然外表看起来粗犷,但内心却十分细腻,对她关怀备至。

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但这段感情,并非一帆风顺。

年龄差距、李诚儒的离异身份以及他还有个儿子等问题,都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重重阻碍。

史依弘的家人和朋友都纷纷表示反对,他们担心史依弘会受到伤害,认为李诚儒并不适合她。

然而,李诚儒的真诚和执着最终还是打动了史依弘,她决定勇敢地面对这份感情。

2002年,在众人的祝福与质疑声中,史依弘和李诚儒在上海低调举办了婚礼。

可李诚儒儿子在婚礼上的一段话,竟成为了这段婚姻的“预言”。

3

“你怎么就嫁给我爸了?他配不上你。”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现场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婚礼上,李诚儒许下了要护她一生的承诺。

但他,真的做到了吗?

婚后,李诚儒对史依弘宠爱有加。

他深知史依弘对京剧的热爱,特意为她在家中布置了一个80平米的练功房。

只要史依弘有演出,李诚儒无论多忙都会赶到现场,为她加油助威。

有一次,史依弘要去日本出演《白蛇传》,一想到要和她分开80天,李诚儒就心急如焚。

“80多天让我和你不见面,那简直是要我的亲命啊。”

可奈何,再甜蜜的爱情也难以抵挡现实的冲击,史依弘和李诚儒的婚姻逐渐出现了裂缝。

由于工作原因,李诚儒长期在北京打拼。

而史依弘则扎根于上海的京剧舞台,两人开始了漫长的异地生活。

长时间的分离,让他们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感情也逐渐变得淡漠。

在事业发展方向上,两人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李诚儒希望史依弘能够放弃京剧事业,来到北京陪伴自己。

甚至转战演艺圈,这样两人就能长相厮守,还能尽快要个孩子。

但对于史依弘来说,京剧是她一生的挚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她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她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争吵也愈发频繁。

每一次争吵,都像是在他们的婚姻之墙上狠狠地敲下一颗钉子。

虽然事后可以弥补,但那些伤痕却永远无法完全消失。

4

李大海虽然与史依弘关系亲密,但他毕竟是李诚儒的儿子。

在父母的矛盾中,他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既不想看到父亲伤心,也不想伤害史依弘,只能在中间默默调和,希望父母能够重归于好。

李大海在父母争吵时,甚至还力挺史依弘,他对李诚儒说:“你们分开更好。”

而真正让这段婚姻走向尽头的,是一次生意场上的冲突。

李诚儒作为商人,有很多生意伙伴。

一次,一位生意伙伴得知李诚儒的妻子是京剧名角史依弘后,便希望史依弘能在饭局中唱两句助助兴。

李诚儒觉得这是一个展示妻子才华的好机会,也能给自己的生意增光添彩,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然而,史依弘却坚决拒绝了这个请求。

在她心中,京剧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在这样的酒肉场合唱戏,是对京剧的亵渎,也是对自己尊严的践踏。

史依弘的拒绝让李诚儒在生意伙伴面前丢了面子,他觉得史依弘不理解自己的难处,不懂得为家庭做出牺牲。

而史依弘则认为李诚儒不尊重自己的艺术追求,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可以随意摆布的工具。

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这一次,他们的矛盾彻底激化,再也无法调和。

2007年,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争吵和冷战后,史依弘和李诚儒最终还是选择了和平离婚,结束了这段维持了5年的婚姻。

曾经的甜蜜誓言,在现实的冲击下,都化作了泡影。

离婚后,史依弘搬离了北京,回到了上海,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京剧事业中。

没想到2011年,李诚儒突然后悔了。

他向史依弘发出复合的邀请,还承诺会改变自己,更加尊重史依弘的事业和选择。

但史依弘却婉拒了他。

在她看来,两人之间更适合做朋友。

过去的婚姻经历让她对感情有了新的认识,她不想再轻易地踏入婚姻的殿堂。

时至今日,史依弘依旧单身,专心为京剧事业发光发热。

来源:一盏笔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