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4月26日,《天津日报》在第二版上刊登了一则“在月季花节期间的6月2日,在友谊路举办月季庙会——友谊大世界活动”的新闻,其中写道:“月季庙会将设立投票站,评选本届市花节月季小姐”。
舞台拉垮,真人秀无聊
只能靠女明星扯头花的抓马戏码炒热度
《乘风2025》(浪姐6)
一如既往的开播了
有听错结果导致场面尴尬的
有表演时摔跤的
还有排练时吵得不可开交的……
“姐姐”永不缺少的抓马情节,虽迟但到
而说到女团
可能很多朋友还记得
在1991年时
天津举办了第一届“月季花节”
曾连续举办13届
而前三届的“月季花节”上的“月季小姐”的评选,
在当时轰动全国
至今仍为不少天津人津津乐道
天津曾经评选“月季花小姐”
时光回溯
花为媒
超前的“全民盛会”
1991年4月26日,《天津日报》在第二版上刊登了一则“在月季花节期间的6月2日,在友谊路举办月季庙会——友谊大世界活动”的新闻,其中写道:“月季庙会将设立投票站,评选本届市花节月季小姐”。
第一届月季花节举办时,主会场在水上公园,友谊路则是一个三里长街的“庙会”。续红泉当时在旅游局工作,出了不少金点子,如在“友谊路大世界”庙会,分为5大部分,有“花的世界”“食品世界”“儿童世界”“商贸世界”以及“欢乐世界”。“我当时把天津的宾馆饭店都拉到友谊路上做展示。”
最轰动的就是月季小姐的评选。“还不能堂而皇之地说是‘选美’。”续红泉后来接受采访时介绍,评选以“比美比风采竞赛”为名。名称保守,但做法相当超前。“招商引资的前提是吸引关注,必须要用‘美’来吸引人的眼球。”而从天津本身来说,一切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中,老百姓需要了解“什么是美”,这就是第一届月季小姐评选的主题。
第一届月季小姐:刘微、董凡、岳莹、张欢、张艳秋、邱梅、孔淑明、姜萍、黄霞、杨艳芬。
第一届月季花节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全民盛会,也真正通过这一窗口向世界介绍了天津。仅5月24日的招待会,当时就有“孟加拉、玻利维亚、保加利亚、印度尼西亚、泰王国、越南、赞比亚、津巴布韦、尼日利亚等国驻华大使和大使代表,以及外国客人”出席,中外媒体更是汇集于此。
第一届月季小姐姜萍和保加利亚玫瑰小姐托托罗娃。
其间第一届评选的10位月季小姐和保加利亚“玫瑰小姐”托托罗娃一起联欢。续红泉说,包括后两届的月季小姐们,无疑都成为城市名片的靓丽风景。
人山人海
争睹花车巡游
作为全国最早的电视选秀节目之一,“月季小姐”的评选虽然走的是清新路线,但依然引发了“举市若狂”的追捧。
“当时的花车巡游就是重要的一环,一串的彩车沿着中环线转一圈,十分壮观。”津籍作家张轶说,自己当年18岁,也是花车巡游队伍里凑热闹的围观群众中的一员。“‘月季小姐’站在花车上,每个人拿着花束,不停地摇晃,旁边都是人山人海的观众。”
第一届“月季小姐”们都是很有实力很有智慧的选手,属于真正的美貌和智慧并存。
评选引发了很多争议。
续红泉介绍说,“我们担心社会的反应会过于保守,所以参赛人员是以文化、文艺圈的成员为主。即便有着各种不完善,但是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事情只要办起来了就是突破。”
提起突破,续红泉说起了关于泳装展示的事情。“1991年,全国仅在海南举办过一次比基尼大赛,而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北方,这无疑算是迈步很大的一次壮举。”
国家一级导演倪音海,曾任第一届月季花节总撰稿和第二、三届月季小姐选美总导演,他告诉记者,在月季小姐的选拔中,自我介绍、即兴问答、泳装展示等环节,要求参赛选手自己说出自己的优点,展现自己外在的形体美和内在的睿智。这些环节都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包括倪音海自己家里的长辈,都觉得比赛的设置不太妥当。
李立君在第三届月季小姐评选中是年龄最小的选手,后来,她成为《杨光的快乐生活》中女主角——“夏丽”。
月季小姐们被各方报纸、电台、电视台争相报道,作为当时天津人民出版社主办杂志《八小时以外》的摄影记者,尹春华先生全程拍摄了这个活动以及这些当选的月季小姐。“杂志本身会为这些文化活动拍一些资料、封面等等,而后还有一些全国各地杂志的约稿,以及当时每年出的挂历……都用过她们的照片。”
部分老照片,可见当年风采。
刘薇 董凡
蔡璐 胡丽英
曹岩 滕桓
央视春晚录播
天津“选美”已直播
虽然第一届出于多重考虑,划定了“范围”,但是也杀出了天大讲师、硕士学位、且当时年龄已经达到报名上限30岁的张欢,这无疑也让组委会相当意外和惊喜。
1991年,拥有硕士学位、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张欢已经30岁了,她参加了第一届天津月季花小姐的评选并一举夺得了第四名。
第二届主办方确定了以“大学生”为主的参选主题。第三届,已经不拘文艺、教育界范畴。
京剧演员张悦(第三排左一),曾在朋友圈晒出当年自己参加月季小姐评选的老报纸,其他参赛选手还有蔡璐、于端、李春玲、刘娟、高原、胡丽英等。
天津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人刘冰,不仅在当年评选活动中担当主持人,同时也是第三届月季小姐评选活动的编导和策划,还身兼语言培训老师。
他告诉记者:“策划时,我们参考的主要是香港的类似活动,比如港姐评选,产生了很多国际化的创意。我们邀请到了靳羽西作为指导,并担任评委。主持阵容上,除了我和王刚,还有来自美国中文电视台和香港的节目主持人。甚至美国当地的华人报纸也对比赛进行了报道。”
王刚与参赛选手吴东楣。
羽西负责对参赛选手的形体、步态等方面进行培训,而当时三十出头的倪音海则负责整个比赛过程的排练。第三届决赛在人民体育馆举行,是当时容纳量最大的场馆,年轻的倪音海感受到了压力。
比赛马上就要进行,倪音海正焦急地安排着选手如何上台下台,整个过程如何进行时,羽西却在一旁不断地打断他,对选手走台过程中的姿态进行纠正。每一步该迈多大,手该放到哪里,转身的时候如何甩头发会更好看,细抠每个细节。
血气方刚的倪音海一下子就急了:这些功夫都是该下在平时的,我这马上就要上台都火烧眉毛了,你还在那里纠结这些小地方!于是他冲着羽西发火,甚至把羽西赶下了台。事后他也意识到自己有点着急了,但是羽西表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并没有生气,还对别人笑着说:“这个小导演可够厉害的!”
第三届月季小姐评选:冠军王巍(中)、亚军于端(右)、季军魏莉。
当时,电视台里推出了18集的追踪报道,全方位展现比赛的幕后故事,培训过程和对话专访等等。专门有一个报道在做,非常超前了。
在上世纪90年代,央视春晚还在录制播出,但第一届、第二届月季小姐的评选决赛都实现了直播,到了第三届月季小姐的评选,从半决赛开始就实现开始了直播。
三届的月季小姐评选让天津成了中国内地选美发祥地。
当年的“月季花节” “月季小姐评选”
您还有怎样的美好记忆?
翻阅相册
是否还有当年岁月影像?
评论区里听您说说
记者 | 于霁丹
综合 | 每日新报“那些花儿‘月季小姐20年相会’系列报道”津云·照见历史工作室 城市记忆故事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