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看懂聂娟娟这8字诀别信,才知沈卓然失去她多遗憾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05 20:21 1

摘要:对于老年人相亲这件事情,聂娟娟也是很抗拒的,她坐下后,先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把这次见面当做相亲,只当做是一场新友见面会。

“一个女性,学历很高,运气很糟,生活很孤独。”

这是原著中,对于聂娟娟的评价。

遇见聂娟娟,是沈卓然在发妻静敏去世后,靠近幸福最近的一次。

他们俩的第一次见面并不是很愉快,彼此互相看不上。

聂娟娟害怕坐公交车找不到方位,便徒步来赴约。

她一坐下就抱怨地方太远了。

对于老年人相亲这件事情,聂娟娟也是很抗拒的,她坐下后,先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把这次见面当做相亲,只当做是一场新友见面会。

对于聂娟娟经过了巅峰时代的科学家而言,爱情或是婚姻不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而是要彼此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同频共振。

聂娟娟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科学家,一生奉献给了科学事业。

她是骄傲的,自信的。

原著中讲道,聂娟娟丈夫四十来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此后,聂娟娟一直独身一人,把儿子抚养长大。

即便是一个人,她的事业依旧风生水起,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

后来儿子长大出国了,她便过起了晚年的独居生活。

她的人生准则就是越简单越好。

其实沈卓然对她第一面的印象并不好,觉得她太端着,吃饭也只吃几口。

两个人甚至因为昆曲中的一个字起了争执。

聂娟娟是资深的昆曲爱好者,坚信自己的读音才是正确的,可是沈卓然作为研究古典文学的大家,也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一顿饭两个人不欢而散。

谁都没想到这次争执竟然成为了两个人感情开始的导火索。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沈卓然开始给聂娟娟打起了电话,一个月500块钱的电话费,只是为了交流彼此的心得。

以前,沈卓然与连亦莲除了生活,没有其他的话题可聊。

连亦莲对于沈卓然纯属于保姆式的照顾,给他身体上的舒适感。

但是聂娟娟不一样,她的文化水平与沈卓然不相上下,对于学问的执着,两个人如出一辙。

两个人会因为一个问题谈论许久,找到共鸣,这种交流仿佛让沈卓然回到了工作的时候,浑身都充满了精力,每天都有新的期待。

沈卓然和聂娟娟在文化的碰撞中,感情渐渐升温。

两个人开始彼此写信交流,沈卓然为了让聂娟娟听到雨水敲打竹林声中的昆曲,不惜冒着大雨用手机录音。

这种知音难觅的感情,连静敏都比不上。

面对聂娟娟,沈卓然甚至敞开了心扉,谈起了第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孩,只可惜自己与那个女孩有缘无份。

沈卓然一度以为,自己所剩无几的日子能够和聂娟娟携手共渡的。

没想到,自己刚刚再前进一步的时候,聂娟娟说出了一个横跨在两个人之间的巨大鸿沟。

她得过癌症,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去世。

癌症这两个字让沈卓然恐惧,静敏就是得癌症去世的,这对沈卓然而言,太残忍了。

他已经经历过失去挚爱的悲痛,极度害怕再经历第二次。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若是聂娟娟和沈卓然走在了一起,或许沈卓然还需要照顾聂娟娟。

聂娟娟并没有什么生活技能。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聂娟娟更决绝。

她求沈卓然离开,给自己留最后的体面。

其实聂娟娟这一生很苦的。

丈夫去世后,孩子出国多年不曾回来看望自己。

她秉着不拖累孩子的原则,什么事情都自己一个人扛着。

她住着简陋的房子,吃着简单的大饼,一味地追求精神食粮。

若是没有遇见沈卓然,她会一直这样。

但是遇见了,沈卓然想要为她的晚年人生负责。

可沈卓然也是需要他人照顾的,聂娟娟若是真的跟沈卓然走到了一起,相当于给沈家的儿女增加了麻烦。

聂娟娟也不是这么拎不清的人,不可能为了所谓的爱情,拖累一大家子人。

原著中,聂娟娟还是离开了,沈卓然与聂娟娟最后的交集,就是收到了了一封诀别信。

“谢谢你对不起再见”。

仅仅八个字,为这段没有缘分的感情画上了休止符。

虽然没有详细展开,但是沈卓然懂得每个字的含义。

原著中,这样描写沈卓然对聂娟娟的感情:

“老沈喜欢起聂娟娟来,没有柔情,没有肌肤的亲昵,没有私密与私处,连性器官与第二性征的想象神游意淫也没有。”

沈卓然对于聂娟娟的喜欢从来不是生理性上的喜欢。

聂娟娟的出现,让沈卓然觉得老年生活依然可以熠熠生辉。

他们从天上谈论到地上,从过去谈论到现在。

年轻时候的聂娟娟有多么的出彩呢?

她曾经在牛津大学量子科学讨论会上惊艳四方。

她曾经在德国汉堡大学被提名为莱布尼兹奖候选人。

在诀别信上,她谢谢沈卓然给她最后的生活带来了慰藉,带来了波动。

但是很遗憾,她无法陪他走完余生。

每个人都是孤零零的来,孤零零的走。

再也不见,把这段经历留作回忆或许才是对彼此最好的做法。

沈卓然后来的每个相亲对象,都没有聂娟娟这么生动,这么精神富足。

知音可遇不可求,精神伴侣更是如此。

来源:UU书影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