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季卫国摘要:本文作者:季卫国季卫国,高级编辑,历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像专业)高级考评员、2009/2011年中国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委、2010/2012年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玉昆”奖国际纪录片评委、济南市
季卫国,高级编辑,历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像专业)高级考评员、2009/2011年中国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委、2010/2012年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玉昆”奖国际纪录片评委、济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你家请阿姨了吗?”这个话题,可能对当今中国城市的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难以绕过的,谁家没有老人和小孩呢?年轻的夫妻生了小孩,需要找个“月嫂”,老人家年纪大了,需要请位阿姨照顾,这成了许多“上班族”家庭的“刚需”。可是要找到合适的家庭帮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在城市中就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家政服务”。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大批家在偏远乡村的农家妇女,走进陌生的大城市,加入了这个产业大军,她们在城市中靠什么安身立命?靠什么跨过生活里一道道难过的坎?她们能凭自己的劳动融入陌生的社会现实吗?
资深纪录片导演李晋雄,敏感地抓住了这个触动社会神经的命题,在近七年的跟踪拍摄中,用镜头记录了一位名叫“海云”的阿姨,从遥远的内蒙古农村,到大都市北京城,闯荡人生的经历。通过她的故事,折射出了这个特殊群体,在各自命运起伏的波澜中,生存环境、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过程,讲述了在当代中国,普通家庭和普通人真实的生活故事。
纪录片中的海云,开始面临着生活的巨大压力。人到中年,她经历了失业、离婚,家人的疏远,最后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只身带着儿子来到北京,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生活之路。
海云选择了“月嫂”这个职业,因为相比别的家政服务工作,挣钱多一些,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和体力的付出却要高得多。海云没有退路,一边用自己的辛苦钱去参加专业的培训班,一边带着儿子奔波在不断搬家的路上。
《海云阿姨》这部纪录片很难拍,因为涉及每个家庭的隐私,摄制组是不能进入阿姨们所服务的家庭中拍摄的。导演李晋雄巧妙地运用时间跨度的线索和生动的生活细节,从一个个侧面,鲜活地揭示出,在走过的沧桑岁月中,海云内心情感的波澜和独特的性格特征。
纪录片随机捕捉到许多感人的细节,表现了海云面对生活的抗争。出发前,没忘带上一本专业书,看出她面对职业竞争对学习新知识的认知。从冰箱里拿出一袋中药,用热水烫一下,默默喝下去,看出了她的坚强和隐忍。生二胎的老客户对她的再次邀请,跟着客户去日本,这些具体的情节,透露出客户对她的信任,说明了她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准。
海云有筹钱买房的愁苦,也有搬进新房的喜悦,但她始终在儿子心目中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榜样。儿子跟着她在艰苦中长大,妈妈成了儿子对伙伴们吹牛的资本。儿子心疼妈妈,知道妈妈只要接了单,就不可能睡个好觉了。当儿子满含热泪面对自己的新娘时,妈妈内心的滋味,只有海云自己知道。
办喜事的时候,儿子说:别人只有一个妈,而我有一群妈。在海云的身边,始终围绕着许多来城市打工的阿姨,相同的命运让她们走到一起,抱团取暖。她们一起参加培训班,相互介绍客户,一起庆祝生日,享受短暂的快乐,一起给海云的儿子布置新房,让各自的母爱有一个安放的地方。
《海云阿姨》这部纪录片,是在海云儿子热闹的婚礼中结束的,奋斗中的海云终于在北京安下了自己的家。生活还在继续,而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永远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来源: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