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哪吒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11:23 2

摘要:春节贺岁动画片《哪吒2魔童闹海》放映至今,已经突破了百亿人民币的票房,联动到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迅速蓬勃发展,创造了丰富的产能和价值。众所周知,哪吒是中国佛道信仰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神祉,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长。今天分享的文章,作者讲述了哪吒对自己的陪伴和

今日导读

春节贺岁动画片《哪吒2魔童闹海》放映至今,已经突破了百亿人民币的票房,联动到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迅速蓬勃发展,创造了丰富的产能和价值。众所周知,哪吒是中国佛道信仰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神祉,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长。今天分享的文章,作者讲述了哪吒对自己的陪伴和影响,让我们跟随文字,找寻那一份力量。

儿时的冬夜特别漫长。晚饭过后,低矮的厨房里,柴火锅灶散发的暖气还未散尽,家人都舍不得离开这给全家带来短暂温暖的小房子。父母先是谈谈家事,说说生计,讨论一下粮食与籽种,五谷与六畜,无形的生活就变得有棱有角,土地与庄稼就看得见摸得着。然后再讨论一下孩子的穿衣吃饭,人情往来,村里村外的新鲜事。看大人们讲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央求母亲讲故事。母亲不识字,但自小从读私塾的大舅那里学到不少国学,一来二去,耳濡目染,母亲竟记住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里面的不少句子,还会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让我们受益匪浅。喜欢听书的母亲,每次赶集时都会在街头说书人那里停留听上一段,像《三国演义》《杨家将》《封神榜》等这些精彩的评书是听得如痴如醉。

晚饭后,就是母亲摆书场的时候。母亲会把听来的故事重新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好让孩子们都能听懂。母亲坐在散着温热的土锅灶一侧,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围坐在母亲身边,顶小的我等在母亲嘴巴下仰望,中间的姐姐们看着母亲的脸,大个的哥哥们在后面,父亲则被挤到了一旁,微笑地观望着,默不作声。与那些长篇巨著相比,脚踏风火轮的哪吒更让我们喜爱。母亲讲述的勇敢、正义且不畏强权的小哪吒,让我们由衷地喜爱并深深钦佩。

“小哪吒往天上一跳,混天绫朝海里这样一甩——”母亲说,“那个红绸飘带马上喷出一个个通红的大火团,一下子把龙王三太子包住……”

故事开始了,嘈杂的老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我们的小英雄再次走进了我们小小的世界。

“这个红飘带怎么这样厉害?”我们惊奇地问。

“你说红飘带是吧,哪吒在海边用它蘸水洗澡,一放到水中,把整个东海都映红了。在水里这样摆一摆涮一涮,整个东海都要跟着晃动。那摇一摇呢,天地都在动弹。哪吒洗澡时来个狗刨、再扎个猛子,东海龙王的水晶宫都在摇晃,就听龙宫里的锅碗瓢盆一阵乱响……”母亲补充道。

“哎呀,怪不得龙王要生气呀!”哥哥说。

“小哪吒脚踩风火轮,在大海上飞一样跑来跑去,火尖枪没注意划到了水面,水就喷起八丈高水花,”母亲说,“哪吒与海怪搏斗已经有三顿饭时间了,就是我从街上走到家、来回走三趟这么长时间,是的,到现在还没分出胜负呢。大海上雾气腾腾,已经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了……”母亲的描述,让我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我们只想让小哪吒在这场战斗中胜利。

“你看,哪吒一个翻身,像开春后我们家堂屋里的燕子一样,轻松地躲过了兵将的包围。”母亲的解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哪吒就在我们的头顶飞翔。

“小哪吒一使劲,跳到了更高的地方,就像老鹰那样飞起来,看清海怪后,马上又像大老鹰抓野兔那样,从上到下对准海怪一枪刺下……”这时候,母亲停顿了一下。

“妈妈,小哪吒是不是赢了?”“小哪吒胜利了吧?”我们想从妈妈这里得到答案。

“是的,这次赢了,但不能总是赢,有输有赢——就像人做事一样,有输就有赢,有赢就有输,一样的,”母亲说,“只要继续下去,不服输,想方设法,你大多数都能赢的。”

母亲生动的讲述,至今想来仍有哪吒的模样在眼前闪现,身手敏捷,如风驰电掣,纵情驰骋于天地间,横扫千军,势不可挡,实在让我们惊叹与痴迷——能同时施展多种神通和法术的三头六臂,变幻莫测的乾坤圈,通过火焰山等等,在母亲的讲述中,哪吒给了我们太多神奇的想象。同样,母亲对故事的独特解读,也让我们从小有了顽强拼搏、不畏困难、不惧失败的进取意识。

让时间回到这个蛇年春节,由饺子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这部动画片讲述了天劫之后,虽然哪吒、敖丙的灵魂保住了,但很快将会魂飞魄散。太乙真人决定用七色宝莲给他们重塑肉身,但在这个过程中却遇到重重困难,哪吒、敖丙的命运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甚至让国外观众因等待上映而寝食难安,也为能够率先一睹《哪吒2》的真容而欢呼喝彩。

《哪吒2》不仅完成了动画技术的跨维度突破,更重要的是在传统文化基因中植入了后现代的思考抗体,为神话叙事在元宇宙时代的再生提供了惊艳的范本。回眸哪吒留在我们70后这一代人心中的童年印记,就会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哪吒闹海》(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那是童年对正义英雄的具象认知。之后陆续接触到不同哪吒的人物形象,如各类戏剧、木偶等传统戏曲形式,它们同样会给我们带来难得的欢愉。再后来央视播放的电视剧《哪吒传奇》(2003年),我们虽已不是少年,却也看到了新一代少年儿童获取了“少年英雄小哪吒”这一文化符号,哪吒敢于质疑龙族特权,培养了少年的批判性思维,给无数少年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又过了十多年,导演饺子的第一部哪吒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问世,观影人次剧增,片中对亲子关系的重构引发00后情感共鸣。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85%青少年观众认为该片“打破成见”主题强化了其应对校园压力的心理韧性。不同时代对哪吒故事的讲述,维系着亲情间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故事的演绎来完成父子关系现代化重构。历代创作者持续注入新解读——从强调集体主义的舍生取义,到张扬个体的命运抗争,始终传递着敢于突破限制、坚守本心的成长启示,这种文化传承机制使传统文化IP持续焕发育人价值,构成了中国儿童共同的精神基因。

不同于第一部中父子对抗的经典叙事,《哪吒2》里的哪吒已不再是懵懂少年,开场便有了英雄气质。在当下的叙述里,敖丙的龙角无疑已进化成神经接口,与哪吒联手战斗时,他们在脑际云端对决中,观众看见的是两个被系统标记的“异常数据包”在相互验证,不断撤换,互相救赎,完成了各自的使命。当哪吒吼出“我命由我”时,影院里的手机闪光灯连成星海,这代新人一边为哪吒呐喊助威,一边可能也听到了“我命由云”的时代裂变,从而让他们在弹幕文化里找到了集体共鸣。

母亲曾经在土灶房里为我们演绎的哪吒,在踏着风火轮冲向云霄的那刻,炉膛里蹦出的火星如今已在梁柱间织成金网。哥哥曾跳上长条凳,喊着等我长大,定要造个比风火轮更快的铁马,他扬手时带起的风掀动过墙上的日历,如今他在斑驳的光影中,恰似陈塘关百姓目送英雄时的那个民众,和我们一样,他的热爱还在,敬仰还在。母亲在讲述的间隙,用木柴拨开火盆里的灰烬,露出煨熟的红薯,留下了沧桑岁月里的温饱记忆,那一晚,我们在哪吒的故事里吃出了暖心的救世的味道。

作者:许栩如生,原名许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星星》《中国作家》《钟山》等发表作品。曾获《诗刊》《星星诗刊》首届中国十大农民诗人奖,《中国作家》第二届郭沫若诗歌奖,首届卞之琳诗歌奖等。出版诗集《把苏北贴在胸口》《时间的令旗》等。

图源:神笔PRO

投稿信箱:mcxiaozuojia@163.com

编辑 / 叶 心

校对 / 乔可可

审核 / 沈英芝

总编 / 韩丽晴

来源:江苏莫愁杂志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