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医院放射科医生,母亲是保管室管理员。他的人生轨迹原本与艺术毫无关联——2003年,他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毕业,成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然而,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三维动画软件MAYA,自此点燃
一、个人简介:从医学生到动画狂人的蜕变
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医院放射科医生,母亲是保管室管理员。他的人生轨迹原本与艺术毫无关联——2003年,他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毕业,成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然而,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三维动画软件MAYA,自此点燃了对动画的狂热。毕业后,他短暂入职广告公司,却在2004年毅然辞职,开启了长达三年半的“啃老”生涯,依靠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生活,蜗居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用一台旧电脑创作出震惊业界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职业生涯的爆发始于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以黑色幽默和反战主题斩获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奖项,点击量破千万,成为中国独立动画的标志性作品。2009年,他成立“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后发展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推出首部动画长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动画电影冠军。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7天票房突破53亿元,系列总票房超114亿元,助他跻身“百亿票房导演”之列,成为中国动画工业化的标杆人物。
二、人物故事:逆天改命的三个关键战役
---
##### **1. 啃老三年半:空间站里的“动画苦行僧”**
2004年,杨宇辞去广告公司工作,带着一台二手电脑回到家中。母亲退休金微薄,父子关系因职业选择陷入僵局。三年半里,他的生活被压缩成“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为了省钱,他每天只吃一顿饭,穿同一件衣服,甚至用盗版软件自学动画制作。一次,父亲重病住院,他却因买不起火车票无法探望,最终在父亲临终前也未能见上一面。这段经历被他称为“空间站生活”——封闭、孤独,却充满对未来的偏执。
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这部耗时3年8个月、仅16分钟的短片,以扑克牌隐喻战争,用荒诞叙事解构权力。片中一个镜头需要渲染4个月,他反复调试代码,甚至睡在电脑旁等待结果。最终,这部“用命换来的作品”让他一鸣惊人,却也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如果父亲能看到我现在的成就,或许会理解我的选择。”
---
##### **2. 哪吒诞生记:小米加步枪的工业化突围**
2015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立项时,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仍被好莱坞垄断。饺子带领团队用“土法炼钢”:特效公司分散在20多个城市,60多家外包团队参差不齐。片中“山河社稷图”的水墨特效,因技术限制多次被国外团队拒单,最终由本土团队耗时两年攻克。一个申公豹变身的镜头,外包特效师磨了两个月未果,辞职后竟被新公司分配继续完成,被调侃为“申公豹追着导演跑”。
更艰难的是剧本打磨。哪吒“烟熏妆”的设计被投资方质疑“太丑”,饺子坚持:“魔童必须颠覆传统,才有现代共鸣。”片中李靖夫妇的亲情线,源自他对父子关系的遗憾。为省钱,他一人分饰多角:编剧、分镜、配音(甚至亲自模仿土拨鼠哭声)。2019年电影上映后,50亿票房背后是1600多个特效镜头、20多个版本的剧本迭代,以及团队“用爱发电”的坚持。
---
##### **3. 手绘海报60亿:票房狂飙下的“自虐式营销”**
2025年《哪吒2》上映后,饺子给自己定下“魔鬼任务”:每破1亿票房,手绘一张庆祝海报。首日票房4.86亿,他连夜画出哪吒脚踏祥云;破30亿时,海报变成哪吒手持金箍棒劈开冰山;60亿里程碑,他描绘哪吒与敖丙双龙戏珠。8天内完成55幅手绘,平均每3.5小时一幅,网友戏称:“导演手速赶不上票房增速,55张能凑一副扑克牌!”
这种“自虐”源于他对细节的偏执。海报中,哪吒盔甲的纹路由四川三星堆青铜器演化,敖丙的龙鳞参考了故宫琉璃瓦的釉色。甚至海报发布的时间都精确到秒——破50亿时,他卡点00:00发图,配文“五十亿只是开始”。这种极致追求,恰如他对团队的鞭策:“要跳起来够天花板,逼出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力!”
---
#### **三、人物评价:中国动画的“矛盾体”与破壁者**
---
##### **1. “半路出家的暴君”:技术理想主义的双面性**
媒体评价饺子是“冷静的疯子”。学医背景让他理性如手术刀:《哪吒2》中两军交战的“三维鸟群”特效,要求2亿个角色各有独立运动轨迹,团队耗时一年半才实现物理引擎的“乱中有序”。但感性一面同样鲜明:他会因一个烟火镜头的颜色偏差,凌晨三点打电话骂哭特效师;也会在庆功宴上哽咽:“没有这群‘受虐狂’同事,哪吒活不过三岁。”
这种矛盾延伸至创作观。他拒绝外包西方团队:“金箍棒是什么?你得从《西游记》讲起,文化内核无法翻译。” 却又大胆融合赛博朋克与水墨美学,《哪吒2》中海底炼狱的锁链设计,灵感来自重庆轻轨的钢结构。网易娱乐称他“将独乐化为众乐”,在商业与艺术间找到了微妙平衡。
---
##### **2. 逆袭神话下的争议:1.35亿分成与团队博弈**
《哪吒2》95亿票房预测下,饺子被曝个人收入或超1.35亿(票房分成)+13亿(股权收益)。争议随之而来:有网友质疑“导演独占鳌头是否公平?”但也有同行力挺:“没有他赌上职业生涯的坚持,中国动画工业化至少要晚五年。” 饺子回应:“每一部作品都当遗作做,团队和我一样,都是拿命换未来。”
---
##### **3. 时代镜像:从“啃老青年”到文化符号**
《中国电影报道》评价:“饺子是中国动画的‘鲶鱼’,逼着行业跳出舒适区。” 从“医学叛徒”到百亿导演,他的逆袭暗合了国漫崛起的十年:经济腾飞催生文化自信,技术迭代重塑工业标准。而他的成功公式或许正如《哪吒》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前半生用孤独对抗偏见,后半生以狂热定义时代。
来源:优雅星辰qeN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