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小姐本人直接抄袭伊莎贝拉的可能性不大,肯定是她们新请的写手,没有伊莎贝拉那样的功底,又不肯下功夫找一手资料,只能用网上找来的文章当素材。
这两天吃了个瓜,头部公众号“蓝小姐和黄小姐”的前员工伊莎贝拉,投诉前老板抄袭洗稿。
“蓝小姐和黄小姐”最近发布的一篇关于李兆基的文章,被伊莎贝拉发现文章的结构和素材都和她之前发的十分相似,图片也直接用了她做的。
以现在公众号的机制,只要不是大段的复制粘贴,是肯定不会判定为抄袭洗稿的,所以伊莎贝拉才写文章“声讨”前老板:
“以前你们的爆款文章,80%都是我写的,全号就我一个能打的。”
“我并不是小白入行,我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毕业,之前在体制内已经是写作材料的好手。”
“一条头条广告收费14万,最终分给我1500元,服务六年,月薪平均在1万2到1万5之间。”
(伊莎贝拉微博截图)
黄小姐本人直接抄袭伊莎贝拉的可能性不大,肯定是她们新请的写手,没有伊莎贝拉那样的功底,又不肯下功夫找一手资料,只能用网上找来的文章当素材。
当年伊莎贝拉在“黄小姐和蓝小姐”公众号上写的文章,篇篇能打,她是以“写论文”的态度去写这些娱乐文章,有写作经验的朋友都明白写这种上万字的图文并茂的长文背后要付出多大的心血,要阅读海量的素材,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再加以整理,理出脉络,才能形成这样一篇文章,所谓的“写作灵感”在巨大的案头工作面前不值一提。
我自己平时写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还至少要花两三天的时间阅读素材,像伊莎贝拉写的这种长文,一个月写10篇左右,几乎就已经是一个人工作的极限了,可以说这样一篇文章含金量和工作量能顶至少10篇那种营销号发的模式化的鸡汤文,一篇稿费才给1500,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可是伊莎贝拉是一个“老实孩子”,她之前就是老老实实拿稿费,从没跟老板谈过广告分成什么的,如果不是老板警告她不能发展自己的号,还让她挑大梁做视频号,如果不是这“最后一根稻草”,恐怕伊莎贝拉今天还在黄小姐和蓝小姐那里当写手,拿着微薄的稿费。
新媒体写手属于一个新的职业,到底稿费应该怎么算,并没有一个规范,所以说很多不敢谈钱的写手,都是靠着老板的良心活着,清楚文章价值的老板会多给一点,没良心的老板就随意压榨。
我很能理解伊莎贝拉为什么不敢谈钱,很多普通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沿袭了父母关于金钱的限制性的信念,觉得我们老实人赚钱很难,只有只有老实出卖劳动力拿工资这一种活法。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被植入了很多无意识的错误的集体信念,比如“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等等。
(图源:unsplash)
老实孩子一想到赚钱,就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觉得只能乖乖打工,老实孩子还有一个通病,就是觉得卖东西给别人是一件丢脸的事。
所以伊莎贝拉甘愿在黄小姐那里当一个拿稿费的小写手,那些离钱很近的事情,比如谈商务、做营销、带货都是别人的事情,她在黄小姐那里服务6年,都没意识到自己的写作能力多么值钱,她自己也说:“可能大部分女生都一样吧,我们擅长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事情,配合度极高……”
但好在老东家一拳一拳的重击,让伊莎贝拉觉醒了,她现在辞职创业做了自己的号,并且运营良好,今天的她更敢于站出来直接与前东家对峙,收获了大量粉丝的支持。
希望所有“老实的伊莎贝拉们”,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丰盛富足和圆满,相信自己能创造财富。
艺术与商业从不对立,不敢谈钱的背后,不是清高,而是将命运拱手让渡给他人的风险。唯有勇敢主张权益,才能让文字的价值,配得上它的重量。
来源:鸣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