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节学校的活动,邀请沈卓然去参加,他读了写给亡妻静敏的诗。可台下没有一个人懂他的痛苦,甚至直接在他还没有朗诵完的情况下,安排了下一个唱歌的节目。
静敏去世,沈卓然的天就崩塌了。
他每天都沉浸在痛苦之中,每天都等着去和静敏相聚。
中秋节学校的活动,邀请沈卓然去参加,他读了写给亡妻静敏的诗。可台下没有一个人懂他的痛苦,甚至直接在他还没有朗诵完的情况下,安排了下一个唱歌的节目。
他的悲伤,没有人懂,他的痛苦与无奈,也没有人懂。
直到住院,他把那首诗读给连护士长听,连护士长不仅认真听了,还听得入了神,哭了。
起初,他写给连护士长的那首藏头诗,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动,表达自己对她理解自己悲痛的感谢。
后来,连护士长对他细心的照顾,让他慢慢感受到连护士长的好,他心动了,学了唱歌,表了白。
和连亦怜在一起之后的沈卓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从未做过家务的他,为了连亦怜,学会了做饭,学会了买菜,连亦怜上下班,他还去接送。
可以说,他对连亦怜,真的是言听计从。
可为什么连亦怜提出要房子的时候,他就能果断分手呢?
这全靠一个人的助力。
沈卓然是教授。
虽然他退休了,但是他有200平米的独居房,退休金一两万,儿女事业有成,没有任何负担。
虽然是他主动表白的,但,他是被怂恿的。
是被老苟给怂恿的。
老苟和他一般年纪,但他是个老海王,身边跟着一个年轻的一伴侣,他不服老啊,穿着也是奇异的,主要就是彰显他没有老的气质。
是老苟看出沈卓然伤口那么疼,脸上却是笑眯眯的,看出他的“心动”。是老苟鼓动他去表白,趁着还没有出院,一击拿下。也是老苟给沈卓然挑选的表白唱歌的方式。说到底,沈卓然那么快就豁然开朗,那么快就接受了连亦怜,都是因为老苟。
他们在一起后。
沈卓然把连亦怜接到家里住,搬家的时候,都七十岁的他,还亲自动手搬东西上楼。
日常的生活中,也极尽浪漫。
连亦怜上下班的时候,他会拿着手电筒接送,把连亦怜接回家。他还亲手给她做面,5颗西兰花,两只虾,一个鸡蛋,美其名曰520。甚至,他还学会了网上购物,给连亦怜买了情趣睡衣。
但是,沈卓然不是恋爱脑。
他从一开始就是清醒的。
老苟跟他说“连护士长有意要找人,你就住进了医院,这就是你们俩的缘分啊”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
“人家怎么能看上我呢,我一个病病歪歪的,两鬓斑白的,人瞧不上这种人”。
他和连亦怜的年纪相差甚远,他年纪大了,两鬓斑白,还病恹恹的,要是再找一个人,多半的时间是来照顾自己的。他很清楚这一点,也认定了连亦怜不会看上他,至少不会看上他这个人本身。
于是,他和连亦怜在一起。
连亦怜把静敏喜欢的粗布床单换了,沈黛回来大闹,连亦怜提出要回去住两天,他开口挽留,甚至把自己的书房让出来给连进住,一些小事情上面,只要连亦怜开心,他都不计较。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一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女儿又远在美国,只有连亦怜贴心地照顾着自己,为了自己按时吃药,还制作了吃药的时间表。
她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他回报一些也是正常的。
他是一个文化人,讲究付出就有回报,她能照顾好他,他就能给她一些物质上的帮助或精神上的支持,理所应当。
连亦怜很早的时候就离婚了,她一个人拉扯大儿子。
在沈卓然还没有表白的时候,老苟就把连亦怜的情况都打听清楚了。
连亦怜这几年,儿子长大了,就动了找人的心思。但人家并不是什么要求都没有,她的要求就是要找一个有独居住房的人,而且这个要求是必须的,不是附带的。
沈卓然在跟连亦怜表白的时候,他是很清楚连亦怜想要的是什么的。
他还未表白,他对连亦怜有的也只是一点感动罢了。
他知道自己一个病恹恹的老头,连亦怜是看不上的,他也知道连亦怜要找一个有独居房的男人。
这样的情况下,连亦怜答应他的表白,他自然很清楚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那就是连亦怜对他是有所图,并不是看上了他这个人本身。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发现静敏的拖鞋出现在床底的时候,只是默默地把拖鞋放到鞋架上,而不是直接扔掉或者藏到一个角落去的根本原因。
他对静敏是真爱,对连亦怜,只是权衡之后的结果。
他极尽浪漫,给连亦怜百般呵护,甚至十分照顾连亦怜的儿子连进,都是出于对连亦怜照顾自己的回应罢了。
连亦怜来了之后,他每天有了一个新的活动,那就是泡脚,连亦怜每次都给他端好泡脚的水,还亲手给他擦脚。
很多小细节,是子女无法做到的,比如在书房一起读书,写字,比如睡前手影的互动,还有连亦怜对他的崇拜,都是沈卓然的子女无法带给他的。
他很享受这样被照顾,被崇拜的日子,他也愿意为这样的日子做出一些付出。
他的心底有了连亦怜想要房子的心理预设,他就能知道线在哪里,度在哪里,只要不触及到他的线,不碰到他的度,他都无所谓。
沈黛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但是她住院了,沈卓然还给她买糖葫芦。
就因为沈黛小时候特别爱吃糖葫芦,静敏说糖葫芦脏,不让买,他过去就偷偷给沈黛买,他认定“人长大不改胃”,不论长多大,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还是喜欢。
于是,三十好几的沈黛住院,他看见卖糖葫芦的摊子,就给沈黛买了糖葫芦。
不论子女多少岁,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小孩。
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沈卓然是爱子女的,他爱沈黛,也爱沈青。
沈青和刘丽娜因为密码锁的事情争吵的时候,他二话不说,直接让沈青把密码锁安装上。
他这是及时把矛盾给制止住,说小了就是不让他们继续争吵下去,说大了他就是在保住沈青和刘丽娜的婚姻。
这就是他对沈青的爱。
为人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
连亦怜为什么要房子,说到底就是为了连进。
连进的身体不好,她自己又没有房子,不能给连进很多的保障,她只能通过自己来帮着儿子多拿到一些保障了。
她哭着对沈卓然说“这个房子,能不能改成连进的名字”,一来,是想通过自己的眼泪,博得沈卓然的心疼,从而答应。二来,她是直接一步到位的,是要把房子的名字“改成”连进的名字,而不是“加上”连进的名字。
她一旦让沈卓然把房子的名字改成了连进的,不管沈青和沈黛怎么闹,只要她把沈卓然哄住了,就没什么。
但是,如果只是把连进的名字加进去,还是会有变动的,只要沈卓然的名字还在房本上,就会牵扯到很多,房子最终还是很难属于连进。
本来他们的关系很融洽,但是,连亦怜提出要房子,那就是触碰到了沈卓然一早就预留的底线。
如此,沈卓然早就有了心理建设,他能撑得住,也能控制得住。
他对连亦怜言听计从,但能因为房子分手,全都是因为有了老苟的助力。
若不是老苟一开始就查清楚了,给了沈卓然打预防针,说不定被“爱”冲昏头脑的沈卓然,会双手奉上房子,和子女决裂也要把房子给连亦怜的儿子呢。
来源:阡陌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