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这家庭氛围影响,小刘长瑜从小就对京剧痴迷,天天在家哼几句。但抗战胜利后,父亲被国民党以汉奸罪名抓进监狱,家里的情况急转直下。
在京剧圈,有一位堪称“传奇的顶流”“大腕”——刘长瑜。她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对京剧界的影响那也是杠杠的。
1942年,刘长瑜在北京呱呱坠地,祖籍江苏无锡。她原名叫周长瑜,父亲周大文当过北平市市长,还是个京剧狂热粉。
受这家庭氛围影响,小刘长瑜从小就对京剧痴迷,天天在家哼几句。但抗战胜利后,父亲被国民党以汉奸罪名抓进监狱,家里的情况急转直下。
1951年,9岁的长瑜凭借自身天赋,成功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因父亲的缘故,她在学校领导建议下,随母亲姓刘。
进了戏校,长瑜直接开启“学霸模式”。当时戏校可谓名师云集,她先后跟着筱翠花、华慧麟等京剧界“大拿”学习,把基本功练得扎扎实实。
1958年,京剧大师荀慧生看中她,亲自传授青衣、花旦的门道,长瑜自此一头扎进荀派艺术里。
此外,雪艳琴、俞振飞等多位大师也纷纷给她开小灶。在众多名师的指导下,长瑜艺术修养直线上升。1959年毕业后,她既在剧团当主演,又兼职教学,开启“双栖”模式。
1962年,20岁的长瑜进入中国京剧院四团。她接连出演《卖水》《春草闯堂》等经典剧目,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演技,在京剧圈崭露头角。
1964年,全国现代京剧汇演,原定演《红灯记》李铁梅的演员在国外回不来,长瑜临危受命。
排练时,周恩来总理还多次给她指导。长瑜不负众望,成功塑造了李铁梅这一经典形象。《红灯记》拍成电影全国上映后,长瑜彻底火出圈。此后,她又在《平原作战》等现代戏里有出色表现。
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长瑜迎来事业巅峰。她对《卖水》等剧目反复打磨,1979年带着这些剧目去香港演出,瞬间引爆全场,被媒体封为“中国第一花旦”。
随后,长瑜在各大奖项中一路“开挂”。1981年因《红楼二尤》获文化部个人表演一等奖,1983年凭《春草闯堂》拿下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还拿过金唱片奖、梅兰芳金奖等多个大奖。
即便到了花甲之年,长瑜也没闲着,主动扛起京剧传承的大旗。
她在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中国戏曲学院当导师,培养出吕慧敏等优秀人才。
2006年后,长瑜担任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组织京剧艺术团赴港澳演出,推动中青年教师交流,还开展老艺术家资料抢救工程。
长瑜的表演注重从人物性格出发,让传统表演充满活力。她还大胆借鉴其他剧种的优点,给京剧注入新活力。
刘长瑜老师用一生的热爱和坚持,为京剧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在传统文化需要传承的今天,像长瑜老师这样的前辈,是京剧界的宝贵财富。希望未来有更多人能接过传承京剧的接力棒,让这门古老艺术一直火下去!
来源:微笑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