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2025,“乘风”复活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2 01:03 2

摘要:这位曾以一曲《我不是黄蓉》风靡华语乐坛的歌手,在《乘风2025》的舞台上再度成为焦点,初舞台以全开麦形式演绎《我不是黄蓉》《哎呀》,唱跳表现被评委评价为“专业水准”;一公舞台又因与陈德容的分歧登上热搜,而随后王蓉的被淘汰再度令网友“炸锅”,但不管网友如何“意难

在《乘风2025》第一次公演的舞台上,歌手王蓉的意外淘汰让全网直呼“意难平”。

这位曾以一曲《我不是黄蓉》风靡华语乐坛的歌手,在《乘风2025》的舞台上再度成为焦点,初舞台以全开麦形式演绎《我不是黄蓉》《哎呀》,唱跳表现被评委评价为“专业水准”;一公舞台又因与陈德容的分歧登上热搜,而随后王蓉的被淘汰再度令网友“炸锅”,但不管网友如何“意难平”,王蓉的离去已是定局。

在3月31日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王蓉坦言虽有遗憾,但收获更多:收获了很多失散已久的歌迷;找回了最初对舞台的赤诚,这比任何名次都珍贵。乘风之旅过后,王蓉筹备三年的新专辑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全国巡演计划也即将启动。

从六年等待到舞台落幕,从自我怀疑到直面遗憾,王蓉用一场未完成的“乘风之旅”,道尽了成年人最稀缺的清醒与力量。于她而言,这何尝不是一场“败也从容”的旅程。

社恐宅女期待乘风之旅 “这个舞台我早晚都要上”

《乘风2025》王蓉的初舞台备受关注,全开麦演绎《我不是黄蓉》《哎呀》大获好评,令网友津津乐道,引发全网关注,还有人考古出了十几年前的采访来证明“王蓉值得”。

王蓉坦言对这个舞台亦向往已久,关注了六年,也期待了六年,“很多姐姐都通过这个节目再度振翅高飞,我也行,我也希望有一个再度发挥的舞台,这个舞台确实很让人向往。”

其实早在第一季的时候王蓉就曾接到邀请,但是那时候她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一方面我想到有很多姐姐在一起生活,我其实有点怵,我稍微有一点点社恐,喜欢宅在家里,所以就觉得是很大的挑战,然后要重新面对一个大的舞台,而且那个舞台什么样我那时候并不知道。”

但当她看了完整的舞台呈现之后,顿觉遗憾,她说看到了姐姐们相互竞争的同时又充满了友好和关爱,还有默契的配合。

“我会发现我竟然拒绝了,好可惜,所以那时候就开始向往了,因为它是一个团队的作战,通过努力要在舞台上成团,对我来讲就非常有新意,它呈现出来的是我梦想中舞台的样子,很向往,我觉得这个舞台我早晚都要上。”

再度接到邀请“秒答应”“就觉得这件事必须做”

春节过后再度接到邀请,王蓉没有多想,几乎是“秒答应”,有关名次、会不会很快被淘汰都不在她考虑的范畴,“一方面我一直在向往,另一方面我接到了这样一个确定的邀请,虽然给我准备的时间很少,但是我没有犹豫,就觉得这件事必须做,甚至我在想我就是不睡觉,也要好好地去准备。”

她唯一担心的是每到佳节胖三斤,自己胖得可不止三斤,第一要紧的事是先要减肥。“我觉得我还是挺理性的,我会立刻在我脑子里想第一件事要做什么,接下来哪个最重要,就开始盘算,还是挺刺激的。”

至于后来在这个舞台上能有那么高的关注度、甚至仅仅一轮游都是她不曾预料到的,因为从头到尾她只想一件事:想把这个舞台表现好,努力走到最后成团。即使没能走到最后,也有努力过的痕迹。

“每个姐姐一定都想走到最后,一定想赢。我觉得人有赢的心,哪怕是野心,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这不就是我们的动力?我觉得与其说是野心,不如说是一种希望,好像是我有一个愿望,你可以当它是一个白日梦,或者它仅仅就是个希望,但如果我们能够一辈子活在这种愿望和希望当中,也是幸福的、开心的。”

初登“乘风”舞台引热议“想把事办好的一种态度”

初登“乘风”的舞台获得好感度满满,但第一次公演前却因与陈德容的分歧登上热搜。训练室内,两人因舞蹈动作分歧爆发冲突,事后陈德容评价王蓉“太自我”,而王蓉则强调“专业态度”,这场持续数分钟的“名场面”成为观众热议焦点。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分歧,王蓉早已释然,“我觉得姐姐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也一样,我也有自己的脾气,有自己的习惯,毕竟我们的性格、生活经历都不同,这就需要大家去交流、磨合,把节目做好,这是我们要去共同克服、学习的。”至于对方评价自己“太自我”,王蓉表示,从做节目、想要完美呈现三个人的舞台这个角度来讲,就不能称之为自我,“毕竟这是一个有竞技性的节目,从工作的角度,这不能叫自我,更多的是我想把事办好的一种态度,角度不一样,看法不一样。”

第一次公演时的《免我蹉跎苦》,王蓉继续展现出专业的唱跳功底,收获好评,但最终遗憾被淘汰。这引发了网友热议,央视文艺连发6条其表演视频,被解读为对“流量至上”的行业批判。粉丝发起“复活王蓉”投票超30万人次,自发剪辑十年前访谈视频,称“王蓉的实力比热搜更值得被看见”。

对于网友的“偏爱”,王蓉坦言确实有些意外,“我的第一反应是:天呐,我好爱你们,泪目啊。他们不是盲目护短,而是比我自己还相信‘王蓉可以’。这种信任太贵重了。”

她也确实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淘汰,但当时除了愣了几秒钟,也没有太大的反应,“我反而表现得很平静,那时候我也觉得挺奇怪的,是不是冥冥之中早已做好准备,因为我们这个组好像一直在垫底,我也有责任,我的经验相对来说可能是最多的一个,如果出了任何的纰漏或者有问题,我还是有责任的。我甚至想过,如果要有人离开,那个人必须是我。虽然是被动地接受,但我也还是要接受。”

这份“自我牺牲”的责任感,大概也是源自她对这个舞台的向往和敬畏。她知道,人生哪能事事如意?接受遗憾,才是对自己的成全。

新专辑巡演提上日程 “明年杀回《乘风2026》”

虽然止步于一公,但这个舞台也让王蓉有了满满的收获,“收获了很多我失散已久的歌迷,还有一些观众的共情,还有大家的支持和认可,真的太贵重了。”

这个舞台也给王蓉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刺激,激发了她走出舒适圈的热情。

“就好像我原来是沉在海底的,虽然我也一直在创作,但一直处在舒适圈里,很稳的状态,就好像有点被困住了。这一次的经历,激发了我的一些创作热情,就好像把我带到了一座高山,让我去蹦极或者滑雪,就是那种感觉。”

《乘风2025》过后,王蓉筹备许久的新专辑也即将发布,全国巡演也即将启动,她说这一次接收到了歌迷和观众沉甸甸的喜爱和支持,她也一定要以最有诚意的音乐和舞台去回馈他们。她更希望在“奔五”的年纪再拼一把,举办巡演就是给自己也是给歌迷最好的礼物。

舞台之外,王蓉更是一位“灵感捕手”,养猫、做饭、健身,甚至梦境都能变成旋律。她一直都相信音乐创作首先要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引发听者的共鸣,而非一味去迎合、讨好市场。

虽然王蓉的《乘风2025》之旅戛然而止,却也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虽败犹荣”,只有“败也从容”。“明年我要杀回《乘风2026》,争取活过第一轮!”她大笑着为这次采访做了一个这样的结语,仿佛二十年前那个扎着丸子头的鬼马少女又回来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编辑/李涛

来源:发发聊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