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演员金婧官宣成为母亲,让“单身生育”这个长期游走于舆论风口浪尖的社会现象再次引发热议。不仅是金婧,前不久,台湾女星吴映洁也宣布生娃,她表示:“我是孩子的爸爸,也是孩子的妈妈,会努力工作抚养她长大。”
近日,演员金婧官宣成为母亲,让“单身生育”这个长期游走于舆论风口浪尖的社会现象再次引发热议。不仅是金婧,前不久,台湾女星吴映洁也宣布生娃,她表示:“我是孩子的爸爸,也是孩子的妈妈,会努力工作抚养她长大。”
孩子随母姓、不办婚礼更不领证,甚至孕期也要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这些行为几乎就是对传统婚育模式的颠覆性冲击,却意外收获了不少职场女性的拥趸。从何时起,单身生育的现象开始流行?网友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盲目推崇单身生育可能会对职场女性带来哪些潜在风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象萌生:单身生育为何悄然流行?
单身生育通常是指女性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如精子库、试管婴儿)或非婚生育等方式,选择独自抚养子女,主动剥离传统婚姻中的“父亲角色”。
有社会学家指出,这种现象在职场女性中悄然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女性经济地位的崛起,随着教育普及与职场平等推进,越来越多女性实现了经济独立,北上广深等城市女性平均收入达到男性的92%,部分高收入女性已具备独自育儿的经济基础。
其次是女性婚姻观念的转变,一项调查显示,“90后”父亲中仅有20%深度参与育儿,部分女性认为“婚内育儿”反而增加负担,婚姻中的“丧偶式育儿”、婆媳矛盾及男性责任缺失,促使更多女性重新评估婚姻价值。
技术赋权与政策松动也助推了单身生育现象的流行,2023年,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随后,几个省份也出台了类似规定,为单身女性生育提供可能性。
舆论分野:自由宣言还是风险转嫁?
支持者认为,单身生育现象是女性经济与情感独立自由的象征,网友丽丽周直言,“去父留子”很酷,是现代女性掌握生育主导权的体现。也有女性认为,单身生育可以打破“婚育绑定”枷锁、规避低质量婚姻风险,网友毛大大就表示:“没有婚姻意义上的丈夫,抚养孩子反而会少了许多矛盾”,有年轻女性网友附和:“与其陷入‘丧偶式育儿’或家暴婚姻,的确不如我自己生自己养,不要老公。”此外,还有少数声音表示,希望通过优质基因筛选,提升自己下一代的质量。
与此同时,反对者也流露自己对单身生育的担忧。有网友认为,这样无疑会加剧男女性别对立,还会削弱男性的婚恋责任感,“你主动不要我(养育孩子),我干吗要负责呢?”网友匹若曹说。有网友担心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单亲家庭儿童抑郁症发病率是双亲家庭的2倍还要多,为了自己自由,害了孩子的一生,这样的责任谁承担呢?”
潜在风险:盲目效仿或致多重困境
“当前法律、职场及社会支持系统,都没有对单身生育提供充分保障,盲目选择可能加剧女性在职业发展、法律权益及身心健康上的多重困境。”上海市总工会女律师志愿团成员、金山区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群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提示,“职场女性要警惕单身生育背后的系统性风险,理性平衡自主权与保障。”
针对单身生育潜在的风险,张越分析主要有四大方面。第一,是孩子的成长,非婚生育仍可能面临偏见,孩子或会在学校或社交中遭遇“父亲缺位”的质疑;第二,是女性自身的职场困境,单身母亲需独立承担育儿经济成本,而育儿的时间精力与职业发展存在根本性冲突,部分女性可能因育儿被迫减少业务投入导致晋升机会萎缩;第三,是不能忽视的法律限制,目前我国亲权制度仍以双亲家庭为基础,单身生育模式下子女的继承权、抚养费主张,很可能因其生父身份确认难,而陷入僵局;第四,是社会福利的欠缺,现行社会福利多以家庭为单位设计,单亲家庭在住房、教育补贴等领域会遭遇排斥性条款,普惠托育资源短缺迫使女性依赖市场化服务,经济负担陡增。
“女性美好的独立理想也需要发芽在现实的土壤中,”张越说,“职场女性应综合考量、理性看待和谨慎选择单身生育,为自身营造积极健康和有利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