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 对着天意喊“好好念书”的香秀妈身上,导演用意不只是感恩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3-31 05:30 3

摘要: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43篇。

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43篇。

喜欢该剧的友人们,可以一起讨论呀!

香秀妈马立秋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可她坚持了三天三夜都不闭眼。

直到她一手带大的孙子李天意高声告诉她“奶奶,我考上中学了”。

马立秋这才突然睁大了眼睛,拼尽最后的力气大叫一声:

“好好念书!”

随即闭上了双眼,离开人世。

她的葬礼上,作为家里唯一男丁的李天意,包揽了本应由孝子贤孙分工的“打幡、抱罐、摔盆”等传统丧葬的一整套孝道。

他是借剧中李天意的举动,来表达对现实中养育自己长大的奶奶的感恩,感情非常真挚。

20年后再看这一幕的时候,却忽然读懂了:

导演郭宝昌在马立秋这个人物身上,所传达的并不是单纯的个人感恩这么简单。

李天意出现的意义

李香秀在当年嫁给大她30多岁的白景琦时,并没有想那么长远。

但因为不孕和眼见白家门里的内斗,让她这个嫁入豪门,却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开始有了领养孩子的念头。

毕竟哪一天白景琦死后,大宅门里那一个个“乌眼鸡似的”人,怎能容得下她这样一个抱狗丫头?

于是这个精明的女人就为自己的未来,买了个男孩,白景琦亲自取名天意,养在母亲马立秋家。

李天意身上,承载着李香秀最大的期望,后半辈子的幸福所在。

马立秋的抚养和教育

老太太虽然没有文化,但深知这个孩子对于女儿香秀的意义,所以自觉地承担着抚养和日常教育天意的责任。

这个出身贫贱、连字都看不出正反的老太太,肩上的担子何其重啊?

那可是为大宅门培养接班人啊!

所以,我们会看到她的教育方法总是很搞笑,但转念又非常能理解:

她隔三岔五地借口天意的字“写得不顺溜”打天意一顿;

可什么叫做“顺溜”,对于她这样一个看字都不知正反的人来说,又确实说不清楚。

她每次问天意的都是那句:“长大了是想淘大粪,还是想开银行?”

在她的朴素认知里,世上最有出息的人就是开银行的,那里头都是钱啦!世上最叫人看不起的就是淘大粪的,那都是最穷的人。

话虽糙,但两个对比鲜明,她一遍又一遍地问孩子,孩子就有了比较,就知道上进了。

这质朴的教育方式,倒也比说什么大道理都让孩子明白。

天意每天上学出门前,她都要扯着嗓子高喊一声“好好念书”;

无论天晴下雨,无论手上正在做什么其他活儿,雷打不动地;

在听到天意的大声答应后,她才心满意足,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1416次的重复

这个大字不识的马立秋老太太,从孙子天意第一天上学开始,就叮嘱他“好好念书”。

这是她的教育里,除了“开银行”以外的唯一一句。

而这四个字,她不厌其烦地说了1416次!

谁也没想到,她咽气前的最后一口气支撑着她高喊了这最后的一声“好好念书”。

看到这儿,作为观众的我们,怎能不动容?

有种淡淡的忧伤,为这个老太太。

她对嫁入豪门的女儿,是满心欢喜的,但她也知晓大宅门内里的复杂,天意就是她女儿香秀的幸福;

所以对这个孩子,她满怀着沉甸甸的希冀。

她要好好培养天意,用她所能知道的最好的方式。

这个重复,似乎形成了他们俩之间的一种仪式感,庄重、必要,也自然。

这规矩,一直持续到她去世。1416次,无一天间断,这一份望子孙成龙之心,尽在这“好好念书”之中了。

只可惜,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名正言顺走进大宅门的天意,在他妈香秀的“宅门接班人”计划里,并没有“好好念书”这一说。

这当然又是题外话了。

重复背后,导演的寓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立秋的这一句“好好念书”,伴随着观众一开始的不经意,到慢慢地从这个戏分里觉出点意思。

重复,重复,再重复……

导演郭宝昌除了借此表达对养育他长大的奶奶的感恩和怀念,更重要的是:

他跳脱开了小我、小家庭的眼界,

通过一个老太太几十年不断重复着一个异常坚定的信念,来向中国文化的传统,作深层次的思考和开掘。

从古到今,我们传统观念里,一个人将来过得好的途径,除了“好好读书,走仕途”之外,别无其他。

马立秋老太太的认知里是这样,我们普通大众的认知里也是这样。

导演通过运用“反复地重复”这一电视剧少见的手法,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一股不小的张力,从而引发观众更深一步的思考。

如果你刚好看过《大宅门》这部电视剧,有任何想说的话,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来源:玲姐的影剧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