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诚的平庸之作吧,打着「高智商博弈」的幌子,其实所谓「博弈」漏洞百出。以及,看似有电影的质感,但是,叙事节奏非常的拖沓,剧情也颇为「松散」。
这两天,我看了《棋士》第六集到第八集,我感觉,看到这里,差不多可以「弃剧」。
怎么形容《棋士》呢?
真诚的平庸之作吧,打着「高智商博弈」的幌子,其实所谓「博弈」漏洞百出。以及,看似有电影的质感,但是,叙事节奏非常的拖沓,剧情也颇为「松散」。
《棋士》让人感觉,它是「好东西」,偶有「佳篇」,但耐着性子看下去,又觉得「索然无味」。
首先,是剧情编排。
看网上评论,剧情「架构」借鉴美剧《绝命毒师》。
《棋士》的「架构」的确挺有意思,一个普通的围棋老师,卷入一场「抢劫案」,命运与生活,「怂恿」其黑化,走上一条「与生活抗争」的「歧途」,挺带劲儿,作为被「生活」折磨的普罗大众,我们想从《棋士》中寻求一点儿慰藉或者「爽感」。
「架构」可以借鉴,但是,作品的「血肉」,大部分得主创团队「填充」。可惜,主创团队的能力有限,难以丰富这样的「架构」。
《棋士》的剧情,满是漏洞,太多「牵强」情节。
譬如,王宝强饰演的崔业,他所谓「黑化」缘由,有「强行」之嫌,他完全可以跟条子交代,他是为自保而与劫匪合作。
譬如,陈永胜饰演的夏生,他虽然「蠢」,但他「蠢」到令人发指,已经到「恶心」观众的程度。
我没办法理解,他可以在暧昧对象旁边,打勒索电话,就不怕那女孩子听到吗? 以及,他在「海盗船」上打电话,真能听得清对面说什么吗?对面能听清他说话吗?这里,编剧是否缺少了一些「生活常识」呢?
夏生恋爱这段情节,其实也挺刻意,我明白编剧的意图,是想让崔业「敲诈计划」更具波澜性,夏生跑出去约会,反倒逃过崔伟的电话追踪,但这种强行「降智」搭配强行「巧合」的剧情,看得人「膈应」,说好的「高智商」呢?怎么都是在干「蠢事」以及靠运气?
如此「降智」的情节,在《棋士》中有不少,譬如,我上次所写,崔业孤身一人查王红羽走私的仓库,被发现后,被人石沉大海,幸好夏生「机械降神」出现,崔业才侥幸活命。
主角是「算无遗策」的人设,怎么会如此「鲁莽」?主角人设都崩塌了,剧情如何自圆其说?
主角人设另一个崩塌之处在于,像崔业如此谨慎之人,对夏生防备甚少,让我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个「蠢蛋」,我一定会更「谨慎」,或者把夏生给「解决」了。夏生说他是崔业的「手筋」(杀子),难道编剧真想把这个「傻蛋」当成「出其不意」的「杀招」?还是说,崔业留着夏生,是为了以后当「弃子」挡灾?
此外,崔业被抓这件事,王红羽那边就一点儿风声也没有吗?王红羽的手下就没人认出崔业吗?
大部分观众看剧,代入的是主角,崔业在《棋士》中行事,磕磕绊绊,拖泥带水,观众看得「膈应」,这是一种不太舒服的观影体验。
其次,是剧情节奏问题,真的太拖沓。
《棋士》采用双线叙事,兄弟两条线并行,但目前来看,两条线的比重过分平均,从而导致剧情推进缓慢,两条线,明显崔业的线更精彩,强行把哥哥的线比重提升,只会令剧情变得臃肿。
《棋士》第8集终于有些「博弈」,但这些「博弈」,只能说一般般「出人意料」,再加之,剧情松散、拖沓,我已经忍不住想弃剧。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
来源:桃花岛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