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票房登顶中国动画电影巅峰五年后,续作《哪吒2》以153亿票房再度刷新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百亿的动画电影,登上全救影史第五。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票房登顶中国动画电影巅峰五年后,续作《哪吒2》以153亿票房再度刷新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百亿的动画电影,登上全救影史第五。
票房十分可喜。
然而,导演饺子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工作室对外宣称其已闭关投入《哪吒3》创作。
这一举动引发热议:当一部电影被冠以“国漫天花板”之名,续集究竟该如何超越?
就如导演饺子也声称,“将每部作品都当做自己的最后一部来拍。”
同时他也公布了《哪吒3》的上映时间,可能5年,可能10年,上映时间无限期,不设时限,什么时候好了什么时候上映。
《哪吒2》已投其所有了,《哪吒3》若想超越,估计也难,所以,导演饺子也急了,生怕达不到影迷的要求。
技术狂飙与叙事困境的双重压力
《哪吒2》的票房成功建立在对中国动画工业体系的全面升级之上。据彩条屋影业披露,影片动用200家特效公司、超过4000个特效镜头(较前作增加40%),据传技术团队甚至自主研发“乾坤圈动态绑定系统”,让哪吒标志性武器在高速打斗中实现物理动态实时渲染。
但技术的跃进反衬出叙事难度的陡增。
豆瓣8.5分(较前作仅上升0.1分)的评分暴露出观众对剧情的争议:陈塘关百姓集体牺牲、殷夫人战死的“虐心”结局,以及申公豹被无量仙翁关押背后的神界阴谋论,被部分影评人批评“为续集过度铺陈”。
灯塔研究院调查显示,72%观众认为《哪吒2》“世界观更宏大但情感冲击力减弱”。
伏笔背后的创作悬崖
饺子导演曾在《哪吒2》路演中坦言:“每一部哪吒都在挑战中国动画的未知领域。”如今他面临的挑战具象化为两大“必填坑位”:
1. 死亡逻辑的伦理困局
陈塘关百姓与殷夫人的死亡引发巨大讨论。根据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观众抽样调查,58%受访者认为“主要角色死亡不符合合家欢预期”,而动画学术派则争论“悲剧内核是否适配神话改编”。饺子需要在商业属性和作者表达间找到平衡点。
2. 神话解构的尺度风险
《哪吒2》将封神榜重构为“神界权力游戏”,元始天尊被暗示为幕后操纵者,这种颠覆性改编虽获年轻群体追捧(猫眼数据显示25岁以下观众占比达64%),但也引发传统文化学者的担忧。也有教授指出:“神话再创作需警惕价值观的过度现代解构。”
国漫的“天花板焦虑”
《哪吒2》的153亿票房将国产动画电影带入新量级,但也让行业陷入集体思考:当技术指标比肩好莱坞,故事创新是否已触及瓶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阿郎认为:“《哪吒3》的成败将决定中国动画电影能否从‘爆款时代’迈入‘经典化时代’。”
饺子导演的闭关,或许正是中国动画人在巅峰时刻的清醒选择——当票房数字不再是唯一追求,如何用一部真正跨越时代的作品回应观众的期待,才是这场“封神之战”的终极命题。
来源:郭子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