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浪姐》从第一季就在邀请王珞丹,此后年年用于预热的网传名单上,总是挂着她的大名,挂到这已经第6季了,人终于是来了。
#仰望U7上市#《浪姐》从第一季就在邀请王珞丹,此后年年用于预热的网传名单上,总是挂着她的大名,挂到这已经第6季了,人终于是来了。
也不难理解《浪姐》为什么对王珞丹执念之深。
红极一时具备“翻红”条件,吹拉弹唱都会点儿适合做舞台,外型来讲,短发、清瘦又爱穿简洁款裤装,就,即使成不了团也好“成亲”……
还有关键的一点,她身上绑着《浪姐》选人十分看中的“争议感”。跟谁“争”呢,节目没有点透,但欲说还休的综艺效果岂不更香?
何况,这一题对王珞丹或许送命,但对吃瓜群众摆明是送分来的。曹颖不就想问,王珞丹,你介意大家老说你和白百何撞脸吗?
然而残酷就是——
哪怕王珞丹内心一万个介意,不想熬到40出头了还跟20来岁时一样,过着与另一个人反复锁死,比离异夫妻更像狗皮膏药的日子;
却偏偏是这样的日子,在她越来越刷低存在感,一度有网友误会“是不是退圈”的近几年,好像还能保她起码在舆论场,不被清除痕迹。
可能对艺人来说,训练自己获得“被讨厌的勇气”压根不算事儿,“被讨厌”可比“被喜欢”吸流量多了;艺人,尤其是狠狠红过的艺人——
最接受无能的,其实是“被遗忘的勇气”。
对王珞丹贴脸开大cue白百何,未必是她尴尬的极限,如果问“米莱、钱小样、撞脸白百何之后,你还有什么新的记忆点”……
会不会才真的尬死?
1.
事实上,连着6季被《浪姐》邀请,感觉不算什么值得特美的事呢?
要么年轻,咖位还没混到位,需要靠节目镀金、刷脸,攀一条捷径;不年轻的,排除叶童这一级,基本属于过气了,上节目来回一波血。
体感有太多年没见,几乎可判作“失踪人口”的王珞丹,这次就是回血来了吧?或者,兑现她几年前发微博说的,“不想当好演员,想红。”
不过重点又得是,“有尊严的红。”
已经秒删
娱乐圈看似红男绿女深似海,实则摆平心态,持有自知之明,这圈儿的游戏规则其实蛮简单、粗暴、好懂来着,核心一条就是:
能站着把钱挣了,挣得自己舒坦也挣到观众叫好,这是万里挑一的人;没混到这个“一”又想挣钱,是躺是跪就……别太在意这些细节?
所以在圈子里吃香喝辣,快活数钞票的那些人,不是业务够顶就是脸皮够厚。
而卡在中间浮沉,上没到业务很能打,下也拉不下脸,往往很容易活成最苦,最累的人。比如王珞丹。
有人觉得这个王珞丹很像那一年的万茜,都横抱一把吉他文艺兮兮。
其实真能像万茜倒还轻松了,因为万茜对目的地非常明确、单纯,没那些有的没的,她就是要“假装不care红的那种云淡风轻的红”。
她的bug仅在于“装”的技术不到火候,露了馅。话说一个人连“装”都很好识破,“装”得浅薄,某种角度,不也说明这人有点心眼子但不多?
王珞丹的状态还是更复杂、混沌。
她没有要“装”什么,甚至从第一期来看,她“不要什么”也可以表达得干脆、明了——一再被曹颖暗戳戳点炮白百何,她坚决不留话柄。
别问,免聊,拜拜不送。
但是不是这样说一不二的笃定,用于“不要什么”时管用,当盘算着“要什么”时,心变得游离,忽上忽下,没着没落,甚至成了既要又要?
既要“红”又要“尊严”,本身没有不对,但拿不出本事支撑这件事,到底有点想太多。不过今年好歹入了《浪姐》的场,王珞丹这是——
终于不愿多想……了吧?
2.
王珞丹这种“想太多”的焦虑,估计或多或少,在无数“红到过最尖尖儿又不红了”的艺人身上,难免没划下几道血口子。
尤其年纪轻轻便登峰造极,眼里见的,耳朵听的,周身感受到的,全是一流世界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如沙漏渐渐从指缝间流走——
确实啊,太难与“重重的失落感”和解了。
二十五六岁的王珞丹,也真是香飘万里、人见人爱的国民大宝贝儿一枚。2007年赶上《奋斗》这艘火箭直冲云霄,闻名全国。
就问,8090一代一想起《左边》这首歌,谁还记得原版是杨丞琳?刻在大脑皮层的记忆必须是,失恋的米莱可怜巴巴唱它给前男友听。
而且很神奇,那年的飞天奖,意外地对这部谈情说爱偶像剧敞开怀抱,竟把米莱这个原则上算女三号的角色,入围优秀女演员奖。
直接跳过女一,也不可能是女二,倒是选了女三,这种操作大概在评奖史上也是少见的。风光无限的王珞丹就这么被偏爱。
接着2009年,赵宝刚继续鼓捣他“任性、有钱、撒狗血”的青春题材风格,拍了《我的青春谁做主》又火得炸天。
但这时期的观众,已然对这一伙牙尖嘴利又作得要死的青年男女腻味了。所以一群像剧,结果独独给女二的钱小样吸光路人盘。
饮料商直接以“小样”命名
这就是牛市当前,不赚也难吧?
那几年的王珞丹,从未在赵式青春剧美美当过女一,钱小样的人设还非常糟糕,成天瞎霍霍把老爹搞瘫痪了,但都难抵观众铁了心爱她。
于是靠钱小样二爆后,王珞丹先入选新“四小花旦”,后成为“金鹰女神”,与她同属一级阵列的人,总是刘亦菲、杨幂、刘诗诗们。
3.
怎么不唏嘘呢,王珞丹是曾经比肩85花的人啊。
85花,除了刘亦菲终于熬成无可撼动的地位,一些人至今仍被诟病“不争气”。但大家“永远在场不下桌的精神气”,始终挑不了刺。
铁血演员王珞丹,或许跟她们没法同类对比,但此处也不得不感叹,从流量、争议里开出的花儿果然命硬,即使有代餐也难以被取代。
而王珞丹,能说她是被代餐白百何取代的吗?
这一王一白,在被媒体不怀好意撺掇着来回问的阶段,白百何有一句话听来阴风阵阵却的确是事实:
“观众喜欢王老师的时候,我还在家生孩子。”
这条时间线真的好品:从米莱到钱小样,王珞丹独享“劲劲儿小妞”好时光的期间,白百何张罗结婚、奶娃,做着她籍籍无名的家庭主妇。
注意当中一段插曲,赵宝刚为《奋斗》选角时,文章给白百何打了电话,但她人在国外回不来。很多人的说法,说这个角色是米莱。
听赵宝刚采访的意思,确确实实初始版的米莱更接近白百何,“白白的,很富态,女性特征浓烈”,但选了王珞丹只能改一改设定。
“把米莱的爸从知识型富人改成土大款,这样就觉得她演合适。”
话是伤人但导演看人的眼光好毒:
王、白再怎么撞脸,从型和气质来讲,黑瘦干瘪的王珞丹自然显得“村”一些,白皮又肉乎乎的白百何,打眼一看就很金贵娇娇女。
所以就算同属小妞系列,总觉得王珞丹更偏“野丫头”的类型,内心热乎善良但个性张牙舞爪,也不爱读书,一整个儿大大咧咧;
白百何则都市感更强,她的那股劲儿,特别贴奔波于高楼大厦的社畜的求生欲与生命力。有没有可能,杜拉拉由她演更适合?
赵宝刚那时也稀罕她吧,在《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给了白百何一个客串,角色恰恰很符合“原米莱”的样子,一个高知家庭养成的富家女。
自个儿也写小说,活得清醒又独立。
温知识:王、白拍过同一部剧。
而当白百何彻底与主妇解绑,全力出征小妞市场的2011年,《失恋33天》大爆,黄小仙更是特爆。
可能无法明确判定,经此一役,白百何接棒王珞丹把她挤出局,但黄小仙成为一道分水岭,白开始扛小妞大旗,王逐渐人影模糊。
或者严谨说:
王珞丹也没掉好资源,电影能搭陈凯歌、林超贤、曹保平,电视剧也是郑晓龙、冯小刚,但人就迷之被抽走一股鲜活气,看过即忘。
没忘的,也是因为扮相太不适合而没齿难忘。
网友的段子:像葛优戴假发
钱小样后,王珞丹唯一亮了一眼的角色来自《后会无期》,一个参与仙人跳的“风尘女”。出场几分钟,凭着很典的韩寒式金句火出圈。
韩寒的直男味虽齁,但把“柴柴的王珞丹”,拍出惹得男人小心脏乱跳的“素素的风情”,这还挺别致的——比《烈日灼心》脱光了性感。
但终究也是昙花一现。后来有关王珞丹的消息越来越少,她扛主角的戏也少之又少。
难得演一把女主还搭张嘉益的《急诊科医生》,最大水花是这对老少恋的吻戏?隔壁同题材的《外科风云》,收视、热度都碾压它很多。
尤其,《外科风云》的女主是白百何……
两人对打打到2017年还是白姐技高一筹。
但没关系,就像85花三年五载必有一轮换,几度掉队掉得快没影的唐嫣,不也迎头赶上反超一局?王珞丹的局,也没到打完收场的时候。
来源:司徒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