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23日,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举行颁奖典礼。浮光静影(佛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参与出品和制作的电影《生息之地》导演霍猛摘获最佳导演银熊奖,这也是时隔六年华语电影在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再次斩获奖项,霍猛也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此项荣誉的导演。
2025年2月23日,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举行颁奖典礼。浮光静影(佛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参与出品和制作的电影《生息之地》导演霍猛摘获最佳导演银熊奖,这也是时隔六年华语电影在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再次斩获奖项,霍猛也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此项荣誉的导演。
电影《生息之地》由姚晨监制,汪尚、张楚文、张彦荣主演,将镜头聚焦于 1991 年河南周口的霸王台村。10 岁的徐闯因父母工作缘故,被寄居在乡下姥姥家,在那里,他亲历家族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在岁月的缓缓流淌间,深切感受着亲人之间那隐忍却又浓烈的情感,与此同时,乡村也在那年悄然发生着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霍猛与佛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前,他自编自导的影片《过昭关》正是由浮光静影(佛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这部独具风格的乡村公路类电影,在2018年10 月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节上盛大首映后便惊艳影坛,还成功入围第32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中小成本影片四项提名。
《过昭关》之后,浮光静影(佛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再次参与出品和制作《生息之地》,描绘了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代际变迁和乡村社会的变化,希望通过家庭关系、代际更替等普遍主题与国际观众产生共鸣。
《生息之地》拍摄耗时整整一年,覆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剧组辗转多地,力求全方位还原1991年河南乡村的真实面貌。霍猛导演的灵感源自他个人的童年往事,十二岁时被寄养在姥姥家的经历成为影片的情感内核。
在演员选择上,剧组大胆启用了许多非专业演员,大多来自拍摄地的村民。这些非专业演员们用自己质朴的表演,将乡村生活中的勤劳、善良与坚韧诠释得淋漓尽致。拍摄时,有一场男孩与姥姥分食烤红薯的镜头,霍猛反复调整拍摄角度,只为让红薯皮上的焦黑纹路清晰可见,他说:“苦难从来不是重点,重点是人如何在裂缝里种出花。”
斩获大奖之后,霍猛上台感谢柏林电影节对电影创作的尊重,感谢评委们,也感谢电影团队,最后表示:“希望所有平凡、善良的人都能安全、充满希望地生活着。”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鹤婷
图/片方供图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