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8日,43岁的胡歌在接受《ELLE》杂志专访时甩出一句“对我而言,40岁已经进入人生倒计时了”,一下子就把自己推上了热搜。
2月18日,43岁的胡歌在接受《ELLE》杂志专访时甩出一句“对我而言,40岁已经进入人生倒计时了”,一下子就把自己推上了热搜。
关于生死的探讨本来就挺沉重,可他却用一种颇为平静的语气说出了“40岁已进入人生倒计时”。
谁能想到,这位从“逍遥哥哥”一路走来的国民级演员,如今先谈生死,再谈陪女儿,似乎对人生全新的维度有了更深的体悟。
胡歌曾在小学二年级某节自然课上,第一次感受到“人类在宇宙面前是多么渺小”。
后来他将睡眠与死亡联系起来,一想到“我睡着就会失去知觉,万一醒不过来呢?”便隐隐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
这样的念头和阴影,常年埋在心里。
2006年那场震惊娱乐圈的车祸,不仅让胡歌缝了上百针,也让他的助理永远离开了人世。
当他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猛然发现,名利瞬间变得毫无意义,只有生命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财富。
2019年,母亲抗癌30年后离世。
弥留之际,母亲嘱咐他“一定要成家”,那个背后立意并不止于“你该结婚”,更像是“我希望你活得有个依靠,也要记得爱与责任”。
从此,胡歌开始以更庄重的姿态看待生死,更珍惜与家人的每分每秒。
后来他在话剧《如梦之梦》中反复扮演一个濒死病人,仿佛再一次经历生死瞬息。
演着演着,他的心也逐渐沉静下来——活着,就是要把想做的事赶紧做完,把想陪的人好好陪够。
很多人都没想到,胡歌会在2023年低调完成婚姻大事。
当人们还在猜测他到底会不会结婚时,他不声不响地官宣“我当爸了”。
他说:“当父亲是我最重要的‘职业’,必须从零开始学习。”
据说育儿书和早教资料成了他最近的“随身包”,一有空就拿来翻翻。
错过女儿学走路,或者没听到她第一次开口叫“爸爸”的瞬间,他都暗自后悔。
甚至直言“我现在只想多活几年,再多陪她看更多的风景”。
自从有了家庭和孩子,胡歌推掉了不少通告,甚至有段时间几乎处于“神隐”状态。
以前我们熟悉的胡歌,是屏幕里的古装侠客;现在再看到他,更多的是厨房里那个围腰带孩儿的“贤内助”。
如此人间烟火般的转变,也让公众对他的关注点逐渐从厚重的职业成就,转向了更温暖的生活层面。
胡歌多年来以车祸中逝去的助理名义,捐建了30多所希望小学,传递“让更多孩子有学上”的理念。
或许在他看来,这既是一种“记念”,也是一种“延续”:把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敬畏,都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社会善意。
此外,他还热心环保倡导,这不仅是他自我修行的一部分,也给予了许多普通人为生活发力的启示。
当胡歌在专访中提到“人生倒计时”,不少网友瞬间联想到“他是不是身体出状况了?”工作室只好紧急辟谣。
但不可否认,往往人到四十,就难免想起“后半生怎么办?”这类终极问题。
有些人会焦虑,也有些人就和胡歌一样,早早做好了“往后余生要怎么支配”的规划。
毕竟,对绝大多数中年人来说,“倒计时”是一种鞭策:提醒我们珍惜时间,好好活着,也好好尽到那份责任。
结尾
人生有终点,但爱不会。我们真正恐惧的,并非死亡本身,而是那些尚未完成的牵挂。
唯有珍惜与陪伴,才能在时间的单向流逝中找到更充盈的意义。
来源:鲁老师的健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