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内地观众为《哪吒2》136亿票房欢呼“国漫之光”时,香港影市却上演了一场魔幻现实大戏:一边是影院排片超800场、首日票房破600万港元的火爆盛况,另一边却在本地评分网站惊现“0.5分差评屠榜”,4.7分的两极分化成绩单让舆论哗然。
哪吒2香港票房炸裂却遭0.5分差评?恶意刷分还是审美鸿沟?
当内地观众为《哪吒2》136亿票房欢呼“国漫之光”时,香港影市却上演了一场魔幻现实大戏:一边是影院排片超800场、首日票房破600万港元的火爆盛况,另一边却在本地评分网站惊现“0.5分差评屠榜”,4.7分的两极分化成绩单让舆论哗然。
这场口碑撕裂战中,荒诞差评层出不穷。有人因“影院有人聊天”怒打1分,却忘了自己也是喧哗者一员;日本网友痛批“中国儿童面孔丑陋”,转身却对《美队4》狂吹彩虹屁;更扎眼的是香港资深影迷的控诉:“特权电影抢走本土片场次,必须下架!” 当电影评分区沦为情绪宣泄场,连LV10用户都看不下去:“明明值4.5分,为对冲无脑黑子多给半星!”
票房数据却撕碎了差评的遮羞布。影片单日票房超第二名10倍,占比超香港大盘50%,IMAX场次开票即秒空,市民为抢票不惜商场消费千元换票。特首观影后变身“自来水”力荐,周星驰更是cos哪吒连发十遍“我要睇”,用行动诠释何为“真香”。
这场争议背后,是文化认同与产业竞争的深层碰撞。当国产动画以颠覆传统的川普太乙真人和蒸汽朋克美学征服世界,部分观众仍困在“好莱坞滤镜”与地域保护主义中。
正如港媒反思:“与其诋毁爆款,不如思考如何让本土IP拥有同等感染力。” 毕竟,能让人二刷三刷的,从来不是评分栏的数字,而是银幕上那份冲破偏见的生命力。
来源:鬼谷子思维格局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