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带给年轻人的情感共鸣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24 23:17 1

摘要:在国产动画电影史上,《哪吒》系列电影无疑是一座里程碑,它不仅创造了现象级的观影热潮,刷新了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更以呼应时代的思想主旨叩击人心。当电影中的哪吒对抗天劫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不少年轻人找到了坚决不向命运低头、勇敢追求人生价值的情感共鸣。

作者:任 为

在国产动画电影史上,《哪吒》系列电影无疑是一座里程碑,它不仅创造了现象级的观影热潮,刷新了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更以呼应时代的思想主旨叩击人心。当电影中的哪吒对抗天劫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不少年轻人找到了坚决不向命运低头、勇敢追求人生价值的情感共鸣。

这是重塑自我的信念。影片中,哪吒意外成为魔丸转世,自出生便被打上了“为祸人间”的标签,受到陈塘关百姓的孤立。从最初的自暴自弃、自甘为妖,到最后勇于逆天改命、拯救苍生,哪吒敢于挣脱与生俱来的枷锁,通过后天努力,重新塑造并定义了自我。现实世界里,生命并不完美,我们的容貌、智力、健康、家庭都可能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先天障碍”。但是,正如影片台词说的那样,“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每一个人都没有任何被预设的本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亨通与困厄,虽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但人作为命运的主体,又何尝缺少改写人生剧本的能力?与其接受命运摆布,不如用实际行动积极重塑自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哪吒的觉醒和抗争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心怀高远、择善从之,就一定能日新又新,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哪吒虽然是“魔”,但为救敖丙而踏上漫漫修仙之路;龙族被天庭压制,世代看守海底炼狱,但从未丢弃争取自由的梦想;申公豹因妖族身份而不受师傅待见,但一直在制造机会实现自己的心愿。现实中,面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一些年轻人信奉所谓“出生决定论”“阶级固化论”,认为“出生大于努力”,给自己贴上诸如“牛马”“吗喽”等标签,其中纵然有自嘲的意味,却有人真的以此自居,从此找到“躺平”“摆烂”的借口。殊不知,尊严的获得恰恰在于奋斗,在于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确证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并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没有刻苦的修行,哪吒只是时不时愤怒“暴走”、等待天雷击碎的顽童,申公豹也难逃被炼成仙丹的命运,龙族更难逃永世被囚禁的命运枷锁。对世人来说,没有奋斗,就无法争取生活的自由。面对不期而至的挫折,不断重拾战胜困难的勇气并努力生活,依然是人生的不二选择。

这是打破偏见的能力。曾有哲学家指出,偏见源于对人性的“能力剥夺”,是将复杂个体简化为单一标签而忽视其情感、理性与可能性,而打破偏见的目的,就是看见标签之下具体的“人”。影片中,不论李靖夫妇,还是太乙真人、敖丙,都没有因哪吒的“魔丸”身份和顽皮行为而产生偏见,反而全力给予他关爱和帮助,促成哪吒实现了自我超越。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因性别、年龄、外貌、地域、专业等而滋生的偏见,本质上都是对个体能力、品质与可能性的剥夺。比如,以为文科生必然不具备科学素养,以为奇装异服必然品行不端,以为年事越高创新求变能力必然越弱……“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而一个健康的社会所要做的,恰恰是移开这座大山,让每个被偏见遮蔽的生命有机会如哪吒那般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