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李长乐是北影厂著名的美女演员,主演了《锦上添花》《青年鲁班》《智截玉香笼》《孔雀公主》《伤逝》《马加和凌飞》《奇迹的再现》等热门影片。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李长乐是北影厂著名的美女演员,主演了《锦上添花》《青年鲁班》《智截玉香笼》《孔雀公主》《伤逝》《马加和凌飞》《奇迹的再现》等热门影片。
李长乐还为《阿信》《挚爱》《冰雪之门》《沸腾的生活》等电视剧配过音。
李长乐多才多艺,执导过译制片《笑面人》《斯特林堡的一生》等。
2017年,李长乐荣获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李长乐的丈夫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高足,两人如何相识相爱?李长乐对丈夫有救命之恩,这是怎么回事?
李长乐祖籍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王辇庄,1938年10月18日出生于天津,在北京长大。
她的父亲李蒸是民国时代的精英。李蒸1895年出生,参加过“五·四”运动,1923年被公费派往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攻读乡村教育专业。
留学期间,李蒸出版了作品《美国乡村教育概况》,获得博士学位。
1928年,李蒸学成归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任教。
1932年7月,李蒸担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一手将该校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名校。
(晚年李蒸)
1949年,李宗仁任南京国民政府代总统。国共双方进行谈判,国民党是打着谈判的幌子搞阴谋。谈判破裂后,李蒸宣布脱离国民党,留在北平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蒸被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为委员。此后几十年,李蒸一直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直到1975年病逝。
在高知家庭长大的李长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上面有哥哥姐姐3人,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李长乐的母亲王佩秋是天津人,她生李长乐时,丈夫李蒸正在西安出差,与同事在西安长乐酒楼吃饭。接到妻子发来的电报,李蒸给女儿取名“李长乐”。
李长乐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抱着她去戏院看戏。稍大一点,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她的阅读兴趣,李长乐还喜欢看电影,经常将零花钱省下来买电影票。
田华主演的电影《白毛女》,是李长乐最喜爱的影片,她看一回哭一回。
1957年,李长乐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她漂亮活泼,身材高挑,学习成绩优异,1961年毕业后留在学校当老师。
1962年,北影厂出品黑白喜剧片《锦上添花》,由韩非、凌元、赵子岳等人主演。
片中的女主角叫“铁英”,是一个20出头的姑娘,剧组要找一名年轻女演员。
导演谢添经过反复比较,破格启用新人李长乐。铁英是生产队队长的女儿,开朗活泼,和段志高等人建小发电站。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她与段志高产生了感情。
1962年7月,《锦上添花》开拍,共拍了3个月,这是北影厂拍摄的第一部喜剧片。
影片的外景地选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镇。片中的铁英爽朗大方,风风火火,有一双顾盼生辉的大眼睛。她鸭蛋脸,梳了两根麻花辫,脸上带着健康的红晕,是那个年代最美的女神。
同年,《锦上添花》在全国公映,引起巨大的反响,李长乐一炮而红。
2024年,豆瓣对该片进行评分,仍高达8.1分。
《锦上添花》公映不久,恰逢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李长乐有幸参加了联欢晚会。
就是在这次晚会上,李长乐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与总理合唱《洪湖水浪打浪》。
当时北影厂的领导也在联欢会现场,总理对他们说:我来给你们推荐一个演员,她演的好,唱的也好。总理说的就是李长乐。
不久,李长乐离开北京电影学院,被调到北影厂当演员。
史东山全家1947年 前排:小妹妹史大里。后排(左起):史大正、史大千、史东山、华旦妮、史大中、史大同
1964年,北影厂出品影片《青年鲁班》,导演史大千选择李长乐在片中饰演女主角“秦淑贞”。
秦淑贞是一位青年女教师,性格沉稳,与铁英的性格有差别。
李长乐塑造的秦淑贞性格鲜明,层次感强,端庄漂亮,是银幕上的又一个经典角色。
《锦上添花》《青年鲁班》两部影片,奠定了李长乐在北影厂当家花旦的地位。
因忙于求学、拍戏,李长乐26岁才考虑个人问题。这年夏天,李长乐去北京的一个同学家串门,邂逅了唐佩韦。
唐佩韦是北京人,与李长乐年龄相仿,是李长乐同学的同学。唐佩韦身高1.75米,长了一张标准的国字脸,双目炯炯有神,是一位外表出众的男孩。
唐佩韦毕业于南京大学土木建筑系,当时正在跟着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读博。
唐佩韦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是李长乐理想中的男友。
而李长乐早已红遍全国,满身光环,两人互生好感。李长乐的同学是个热心肠,在李长乐面前说唐佩韦的优点,又在唐佩韦面前说李长乐的好话,这让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
1965年春天,李长乐与唐佩韦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1966年10月,两人在北京组建家庭。
婚后没不久,李长乐受父亲的牵连,被打成“资本主义的苗子”,被剥夺了拍戏的权利,有时还要挨批斗。
唐佩韦受李长乐的牵连,也在任职的单位——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科研设计所靠边站。
1967年,李长乐被下放到北京大兴县农村劳动。当时她怀有身孕,每天挺着大肚子下地干农活。
她弯不了腰,经常跪在地里劳动。李长乐大腹便便时,还被安排去北京门头沟的百花山采草药,差点掉下悬崖。
唐佩韦去农场看望妻子,监管人员只让他们见面30分钟,而且说话要开着门,门口有人监视。
1967年9月,李长乐的女儿降生了。生下女儿不久,她继续回大兴县农场劳动,丈夫和婆婆在家照顾女儿。
李长乐在农场劳动了4年,1971年又被调到山西大寨农村劳动。她每天修梯田、挑土、抬石头,身上小伤不断。
生活的重荷李长乐能够承受,可她最难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本来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却无端被剥夺了拍戏的权利,看到有的同行还在拍电影,李长乐格外纠结。
丈夫经常写信开导李长乐,希望她把劳动当作体验生活的途径,不要抱怨。
唐佩韦知道李长乐惦记女儿,每次在信里都要介绍女儿的情况。那时拍照片很贵,唐佩韦省吃俭用,给女儿拍了多张照片寄给妻子。丈夫和女儿成了李长乐苦闷岁月里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1973年,李长乐回到北影厂,可依然被控制使用,没有拍戏的机会。
直到1976年特殊年代结束,李长乐的工作才恢复正常。可这时她已经38岁了,人到中年的她失去了演女主角的机会。
因年龄原因,李长乐只能演配角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李长乐相继在《智截玉香笼》《孔雀公主》《伤逝》《马加和凌飞》《奇迹的再现》《铁鹰行动》《青春之歌》等影片中有过精彩出演。
遗憾的是,她主演的影片《反击》始终没有公映。
李长乐刚“摘帽”,哪知丈夫又突患重疾。1978年10月,唐佩韦去南京出差,回北京途中在火车上突发重疾。
他突然晕倒在车厢里,不能动弹,呼吸困难。列车员和乘客都吓坏了,火车一进站,工作人员赶紧通知李长乐。
李长乐去车站将丈夫送到北京宣武医院,经诊断,唐佩韦患上了格林巴利综合征。
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凶险程度相当高。唐佩韦全身没有知觉,瘫痪在床,肌肉逐渐萎缩,生活无法自理。他连咀嚼、吞咽都很困难,只能靠胃管鼻饲。
医生背着唐佩韦对李长乐说:你爱人的病情不容乐观,你要有心理准备。
丈夫刚40岁,还这么年轻,他必须好好的。当时李长乐夫妇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她每天都将女儿带到病房里,然后指着女儿对丈夫说:女儿还这么小,你必须好好的。
女儿含着泪喊爸爸,然后哽咽着说:你快康复回家吧,我还要你辅导我数学题呢。
唐佩韦说话困难,眼泪涌出泪水,但脸部表情坚毅。他在向妻子和女儿传递这样的信息:我要坚强地活下去!
唐佩韦出院后,李长乐推掉片约,一心一意在家照顾丈夫。经过4个多月的康复锻炼,唐佩韦奇迹般地恢复正常。
很多人都说唐佩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动情地说:这个奇迹是妻子帮我创造的。
感恩妻子的付出,唐佩韦更加疼爱李长乐。她出去拍戏时,唐佩韦就承担了全部家务和照顾女儿的重担,无怨无悔。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长乐被提拔为北影厂演员剧团副团长。
为了将拍戏的机会让给年轻演员,李长乐转入幕后工作,为《沸腾的生活》《阿信》《挚爱》等中外影视剧配音。
她还演过《茶馆》等话剧,执导过《笑面人》《斯特林堡的一生》等译制片。
唐佩韦一边照顾家庭,一边撰写论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撰写的《关于抗震加固的若干设想》《双曲和单曲扁形肋壳或网壳的设计计算》等论文,发表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上,在业界引起好评。
李长乐与丈夫退休后,在北京过着低调平静的生活,他们的女儿没有当演员,从事普通工作。
李长乐与丈夫住在北影厂简易的老宿舍里,靠退休金生活。
李长乐当演员时没挣到什么片酬,家里没什么积蓄,她与丈夫的退休生活与普通退休老人没什么两样。
2017年,李长乐荣获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在颁奖现场,有很多人认出了李长乐,她百感交集,流下了复杂的泪水。
当年如果不是特殊时代来临,白白耽误了10年的美好时光,李长乐肯定能成为一线女星。
2022年12月23日,李长乐不幸在北京家中离世,享年82岁。
李长乐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主演的《锦上添花》《青年鲁班》《孔雀公主》《智截玉香笼》等影片,还被很多老影迷所喜爱。她美丽青春的风采,永远定格在观众的记忆里。
来源:绿墨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