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春节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超68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冠军,并刷新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这一成绩背后,是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集体托举。2月9日,参与制作的成都千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孙路接受采访,揭开了这场行业协
2025年春节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超68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冠军,并刷新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这一成绩背后,是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集体托举。2月9日,参与制作的成都千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孙路接受采访,揭开了这场行业协作的深层意义。
孙路坦言,尽管票房收入与参与制作的公司无直接关联,但团队仍全力投入。他表示:“大家愿意帮助饺子导演,是为了让动画行业有一两部标杆作品被看见。”《哪吒2》的“哪吒冲顶”片段被孙路视为行业隐喻——角色冲破束缚的过程,象征着动画人团结突破困境的信念。
与《哪吒1》相比,《哪吒2》的制作规模从1000多人扩展到4000多人,几乎动员了国内所有动画公司。孙路透露,其公司负责的两场戏(约10分钟)涉及高难度水特效,仅一段“肉身撕裂”的10秒镜头便耗时一年半打磨,导演饺子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团队“死磕到底”。
多家参与公司虽无票房分红,却将此视为技术升级的契机。例如:
1. MORE VFX成都:负责“哪吒重生”场景,耗时11个月完成殷夫人消散、天元鼎燃烧等特效,团队直言“灵感被榨干,但经验值飙升”。
2. 炬煋文化:为哪吒腰带飘带设计修改了七八版,并派员进驻导演团队协作,确保效果精准。
3. 画心科技:在前期美术设计中,为达到中式美学要求,与导演磨合一个多月才通过测试,角色和场景复杂度远超首部。
4. 云海天聚:仅“哪吒落地扬尘”镜头便反复修改数十次,灰尘的翻滚速度、颗粒大小均需精确到帧。
《哪吒2》的成功不仅在于票房,更在于其为中国动画树立了工业化协作的典范。138家公司的参与打破了行业单打独斗的局限,展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潜力。例如,申公豹的面部特写耗时3个月,特效师辗转两家公司才完成任务,这种“较真”精神成为影片质量的基石。
孙路认为,成都作为动画产业聚集地,正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川剧、蜀绣)与技术创新结合,为国产动画提供了独特基因。而《哪吒2》的爆火,或将推动中国动画从代工模式向原创IP主导的转型,开启行业新篇章。
《哪吒2》的奇迹,是138家动画公司以匠心和热情共同书写的答卷。它证明:当行业放下短期利益之争,转向技术沉淀与协作共赢时,中国动画的“冲顶”之路将更加开阔。正如孙路所言:“我们不需要票房分红,我们需要的是整个行业被世界看见。”
来源:才高八斗船帆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