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冯巩“豪宅”罕见曝光,万万没想到离开春晚后的他竟活成了这样……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10 00:54 2

摘要:可每当大家在春晚中没听到熟悉的: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如果说这两年“翻红”的明星有谁,冯巩老师一定有姓名。

第一次“翻红”是因为春晚。

冯巩老师已经缺席春晚几年了。

可每当大家在春晚中没听到熟悉的: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网上就开始各种怀念冯巩老师。

然后他的作品就会被观众反复拿出来欣赏。

今年也不例外,在网友做的历届春晚精彩合集中,评论里很多留言都是:

冯巩老师,我们想死你了!

第二次“翻红”是因为他的“豪宅”。

虽然很多年没有出现在荧幕上,但如今冯巩老师没事儿就会发些小视频逗乐。

有时视频也会拍到他家里的情况,于是他的“豪宅”也曝光了:

别墅,有大院子,还有阳光房。

听着这些,你一定以为他家很气派,金碧辉煌吧!

那你就想错了。

冯巩老师家的装修,没有富丽堂皇,反而很朴素。

甚至有网友留言说:老师,这么好的房子,好好装修一下吧。

内部整体是中式风格,米白色的地板砖,红棕色的家具...

很符合几十年前的审美。

屋子里堆满了东西,浓浓的生活气息。

衣架上挂着灰色的老式西装外套,给这个家里又增添了一丝复古怀旧气息。

如果家里有花园,你会干什么?

很多人都会种满鲜花,然后摆上精致的桌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约朋友一起坐在花园里喝下午茶吧。

而我们的冯巩老师呢!

直接把花园改成了大菜园子!

还种上了不同的蔬菜瓜果。

当然,他也约朋友来,不过不是喝下午茶,而是摘菜。

一位家喻户晓的喜剧表演艺术家,过的生活竟和普通老人家没什么两样。

要不是镜头真实记录,谁能想到,如此朴素低调的冯巩,竟是个名副其实的“官四代”?

话说冯巩祖上,是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高知世家。然而冯巩从未炫耀自己的家世,每次被人偶遇不是在街头就是在路边摊,还热情配合路人拍照。

最大的爱好就是穿着自己心爱的小马甲,骑着自行车,满大街的转悠。

关于自己的家世以及成长经历,冯巩自己是这样描述的:

1957年的冬天,他出生在天津老城区的一座欧式小洋楼里。由于各种原因,冯家不得不迁出老宅,搬入一处仅有十几平米的平房。

(冯氏旧居,现已成天津历史风貌建筑)

四面透风,没有窗户玻璃,只能拿报纸糊墙。冬天北风刀子一样刮进来,一下雨,就四处漏水。

最差的时候,冯巩一家八口人,全指着母亲一人微薄的薪资过活,吃菜只能去菜市场捡别人剩下的烂菜梗子。

北方的冬天又甚是寒冷,取暖用不起煤球,冯巩就拿着自制的小耙子,去烧锅炉的学校、大队、工厂里拣煤核儿。

小小一双手,被北风吹得皴裂,被煤核儿染得漆黑。

2005年的春节晚会里,冯巩将这一童年记忆编进了自己的情景相声《艺术人生》,还不忘调侃自己:

“现在见到黑的东西,还想往上凑呢!”

也许正是这样的一段早年经历,让冯巩的整个人生,都烙下了“朴素”的印记。

他明白,鲜衣怒马,终究是浮云一场。

于是冯巩一门心思投入文艺,样板戏、拉胡琴、打快板、弹三弦,凡是和文艺有关的,他统统都能来。

1973年,天津市搞文艺汇演,冯巩被老师指定,出演马季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相声《友谊颂》。

没想到,他活灵活现的表演,竟直接惊动了马季本尊,在看完冯巩的表演后,当场便决定要将其收为弟子。

(马季与冯巩)

因为祖上的特殊背景,冯巩屡屡被卡在政审这一关,无法加入官方的文艺团。

但冯巩没有埋怨,他不问往事前尘,只顾着刻苦学习,

直到12年后,几经辗转的冯巩终于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1986年,经马季推荐,一出《虎年谈虎》横空出世,引爆了春节联欢晚会的掌声。

从此,冯巩开始了他32年的春晚生涯,成为春晚最牛钉子户,为全国观众贡献了无数笑声。

就是如此低调的冯巩老师,前几天被骂了。

这也是他的第三次“翻红”。

最近,有人翻出冯巩老师之前上传的一则小视频,内容是:

“咱们的运动成绩直接和美食挂钩。

谷爱凌爱吃馅饼,因为是黄的,跟金牌一个颜色;

徐梦桃爱吃串,她在空中飞舞都连成了串;

女足爱吃面,因为她们知道要争面儿;

男足爱吃海参,看上去浑身是刺,其实挺软的。”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钢琴自学教程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0:09

0/0

00:00/00:09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00:09

00:09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64岁冯巩“豪宅”罕见曝光,万万没想到离开春晚后的他竟活成了这样......

观看更多

转载

钢琴自学教程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本以为就是一个小“调侃”,却没想到引来热议。

有人没搞清楚状况,就说冯巩老师在无底线的蹭热度。

其实这个作品发布于2月份。

所以不存在近期蹭热度一说。

况且关于足球的“调侃”,一直都没停止过啊。

毕竟“文体不分家”。

1997年世界杯亚洲十强赛,中国队的表现让球迷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于是在1998年的春晚,就诞生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比如,黄宏宋丹丹的小品《回家》。

宋丹丹就在小品里替全国球迷喊了一句“中国足球,何日出头!”

还是同一年的春晚,牛群冯巩相声《坐享其成》里,也砸挂国足。

冯巩拉着洋车:“嘿!就这速度,我还真找着一点高峰的感觉。”

牛群:“没错,中国足球队要有你这速度早出线啦!”

在2008年春晚中,赵本山、宋丹丹、刘流小品的《火炬手》里也拿足球当段子:

“什么运动看着最揪心?”

“足球!”

“什么运动看着更揪心?”

“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在过去几十年里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

记得贾玲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说过一段经历:

《你好,李焕英》大火后,她的小品节目被排上春晚,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导演组就打来电话:彩排节目很饱满,零点之后的节目超了,要拿下。

做为节目制作的冯巩,也是贾玲的老师,他思虑半天,捎上三瓶红酒,安慰贾玲:

你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

人生是短暂的,艺术是漫长的。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没想到第二天,导演组又来了电话,说贾玲的节目又给拿上了。

冯巩再劝贾玲:

年轻人就要敢于拼搏。

时不我待,机不再来,迎头赶上,不辱使命。

有一种胜利叫前进!

短短两天,贾玲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节目主持人问贾玲:春晚后你找到让观众笑的套路了吗?

她贾玲回答说:“我的套路就是真诚,发自内心的真诚。”

的确,不论是为春晚服务了30几年的冯巩、还是赚足观众眼泪的贾玲,他们都在看似自相矛盾的前进与撤退中,道尽了朴素的人生哲学:

来源:白潇互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