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封神》系列到《异人之下》,再到即将上映的历史剧《郑和下西洋》,乌尔善的创作之路充满了争议与挑战。
编辑:暮桃信笺
文案:暮桃信笺
乌尔善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导演之一,其作品在电影市场上引发了诸多讨论。
从《封神》系列到《异人之下》,再到即将上映的历史剧《郑和下西洋》,乌尔善的创作之路充满了争议与挑战。
那么本文将从客观事实出发,结合部分评论区网友的看法,和众位一起探讨导演乌尔善作品的争议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2023年,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凭借其震撼的剧情、眼花缭乱的特效以及对传统神话的重新演绎,该片在国内斩获了26亿票房。
然而,随着《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上映,争议声逐渐盖过了赞誉声。
首先就是剧情与人物塑造的争议,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乌尔善对原著进行了大胆改编,部分情节被认为与原著相悖。
例如,元始天尊被殷郊吸干法力的设定,引发了观众对“魔改原著”的质疑。
在《封神第二部》中,这种争议还在持续加剧。
通天教主的造型被批评为“秃头黑眼圈”,带有浓郁的西方神话风格,此外,魔家四将的表现被形容为“巨婴”,与原著中强大的形象相去甚远。
其次,这部影片的特效与视觉呈现出了“史无前例”的争议:《封神》系列的特效制作精良,但部分特效却被批评为“五毛特效”。
例如,殷郊的三头六臂法相被形容为“大号蓝精灵”,特效质量被质疑。
尽管乌尔善在特效制作上投入巨大,但观众对其视觉呈现的满意度却存在分歧。
最后就是网友们对于影片的评价和态度。
有部分网友认为,《封神》系列的成功更多是依靠运气,而非导演的高超技。
还有网友指出,乌尔善在影片中加入了过多西方元素,使得影片失去了中国神话的韵味;亦或者有网友评价:乌尔善的改编赋予了传统神话新的生命力。
2024年,乌尔善执导的《异人之下》上映。该片改编自漫画《一人之下》,讲述了大学生张楚岚闯入异人界的故事。
然而,这部影片却未能延续《封神》系列的成功,反而陷入了口碑危机。《异人之下》被批评为“魔改剧情”,角色塑造也未能达到观众的预期。
影片中的武打场面被指缺乏真实性,特效质量同样被质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影片口碑的下滑,最终票房仅为1.19亿。
网友对《异人之下》的评价普遍较低,认为乌尔善在剧情改编和角色塑造上未能把握好尺度。
有网友指出,影片中的特效和动作场面缺乏真实感,使得观众难以产生共鸣。
2026年,乌尔善执导的历史剧《郑和下西洋》即将上映。这部影片的出现,再次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影片的全名《郑和下西洋1:沧海幽冥》被批评为“西方化”,带有一点中式的“加勒比海盗”风格。
这种剧名的选择,让部分网友感到困惑和不满,认为乌尔善在历史剧的命名上也未能摆脱西方元素的影响。
部分网友对乌尔善再次涉足历史剧表示担忧,认为他可能会重蹈《封神》系列和《异人之下》的覆辙。
有网友直呼“求放过”,希望乌尔善能够尊重历史,避免对历史剧进行过度改编。
结语乌尔善的作品屡陷争议,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从《封神》系列到《异人之下》,再到即将上映的《郑和下西洋》,乌尔善的创作之路充满了挑战。
乌尔善在创作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他对原著的改编和创新引发了观众的争议;另一方面,特效制作和视觉呈现的效果也未能完全满足观众的期望。
此外,乌尔善在部分作品中加入的西方元素,被认为与传统文化相悖,导致观众的接受度降低。
尽管乌尔善的作品屡陷争议,但他依然在电影创作领域不断探索和尝试。《郑和下西洋》的上映,将是他对历史剧的一次重要挑战。
希望乌尔善能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编和创新,为观众带来一部优秀的历史剧作品。
乌尔善的创作之路充满了争议与挑战,但他的作品也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期待乌尔善导演能够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好地平衡原著改编与观众期望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优秀的作品。
来源:暮桃信笺